ID: 14230072

冀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三课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1274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9张,课件,敦煌石窟,灿烂,美版,辉煌
  • cover
(课件网) 外景 老照片 现在 内景 这里有壁画 有雕塑 还有藏经洞 这是哪里呢? 敦煌石窟简介 敦煌石窟,是我国甘肃省敦煌地区多处石窟的总称。共有洞窟812个。其中,莫高窟规模最大。通常所说的敦煌石窟,即是指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分布在15至30多米高的断崖上,形成一个长1680米的石窟群。 里面保存有精美壁画、彩塑的洞窟492个,拥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00多身。还珍藏着大量的佛教经卷和文献资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莫高窟藏经洞。 壁画和彩塑表现的题材主要来自佛教故事和传说,因其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内涵深邃、艺术精美、保存完好而享誉海外。并在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人们会建造石窟呢? 而且,敦煌石窟艺术虽属于宗教艺术,但由于在人类历史上,宗教宗教曾经长期支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在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苦难年代,宗教对于一时还不可能找到正确出路的广大群众,是一种心灵得慰藉和寄托。所以,宗教艺术往往凝聚着当时人们的理想和幻想,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石窟,又叫“石窟寺”,许多石窟洞窟密集,故常有千佛洞之称。 让我们再细细品味一下 九色鹿本生故事(壁画 局部)北魏 莫高窟第257窟 美丽的九色鹿从河中救起了溺水之人,被救之人不但不知恩图报,反而见利忘义,妄图加害九色鹿,却导致自己浑身生疮痛苦不已。佛教借此故事,劝导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狩猎图(壁画 局部)西魏 莫高窟第249窟窟顶 此图描绘的是我国古代神话西王母故事的一个局部。画面中,人物骑射追逐的姿态,虎、鹿飞速奔跑的动态等极其生动,可见绘画技巧之高超。 双飞天(壁画 局部 摹本)唐代 莫高窟第329窟 “飞天”是佛教中最美好的神灵之一(香神、乐神)。莫高窟壁画中画有飞天多达四五千身,它们依靠肌肤表现力的衣裙和飘带,凌空飞舞,姿态优美至极,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宣扬的“天堂”的向往和追求。 佛教中所说的“西方净土”,是佛的居所,被称为“西方极乐世界”。“变”是佛教用语,是形象化的意思。所以,“西方净土变”是形象化的极乐世界,寄托了当时人们渴望快乐幸福的理想。整个画面生动、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壁画 局部 摹本)唐代 迦叶立像(彩塑 局部)唐代 莫高窟第45窟 迦叶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成现在我们面前的迦叶,完全没有宗教人物雕像的那种神秘气息,而是一个久经磨练、思想深邃、德高望重的高僧形象,以至于有学者称他是中国古代的“思想者”。 西方的 菩萨立像 (彩塑) 唐代 莫高窟第194窟 菩萨是仅次于佛的神仙。从这一尊彩塑所创造的优美的体态和塑像全身所用的柔丽的色彩、富有装饰性的线条,可以看到敦煌在塑、绘结合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菩萨立像(彩塑 局部) 此像造型严肃端庄,身体轻微扭转,肢体的起伏变化、披巾的动势、衣裙的华美精致、衣料的轻软质感、色调的清丽典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彩塑艺术的极致。 三兔莲花藻井(壁画)隋代 莫高窟第407窟 藻井是指石窟顶部的装饰,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因向上凹进呈井状,故称藻井。 这一装饰不仅画面华美,而且其图案构思巧妙,中间的三只追逐奔跑的兔子,本应有六只耳朵,画面上只画了三只,但看起来又很真实。三兔奔跑的方向与外围飞天的方向一致,整个中心动而不乱,是非精美。 我们从这冰山一角领略到莫高窟的佛教文化,它是我国的历史文物,艺术珍品,更是“世界文化遗产”。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正当手段,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藏经洞文物。至今这些文物分藏于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