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290379

9.1《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240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苏词雄浑、壮阔的意境与豪放的风格。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有喜欢的偶像吗?你是喜欢他的颜值、才华,还是人格魅力? 老师也有一个十分崇拜的偶像,自从第一次遇见他,就被他深深吸引。他是最浪漫的诗人 ,为悼亡妻低吟十年生死两茫茫;他是最豪放的词家, 面对古赤壁战场高唱大江东去;他是最超脱的文人, 多次被贬依然乐观豪迈超脱旷达;他是最难得的全才, 精通书法绘画、热爱造酒美食;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是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他是谁? (学生回答)他就是北宋文豪苏轼。 我以苏轼为偶像,苏轼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是谁呢?今天我就带着大家走进他的《念奴娇 · 赤壁怀古》,一起去寻找答案。 二、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不能签署公文,还受人监视,生活上也陷入极大地困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赤壁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黄州与苏轼有着不解之缘。黄州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驿站。在这里,他开始对生命的真谛、价值做认真地思考,完成了思想上的飞跃,不断走向睿智和成熟。黄州带给苏轼的是生活上的苦难,更是精神人格上的升华。人生有时就这么奇妙,黄州本是苏轼被贬之地,却又成全了苏轼。这其中的奥妙值得我们深思啊。 三、诵诗赏情 这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咱们先听名家朗读,初步感受本词豪迈的特点。 学生活动1:请一位同学伴乐朗读这首词,尽量做到声音洪亮,有气势,有感情。 (教师和学生分别点评其朗读效果) 【提问】上、下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点拨】本词上片咏赤壁美景,下片抒怀古幽情,最后抒个人感慨。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些内容的呢?我们接下来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赏析 研析上阕 请大家齐读上阕,用一两个精炼的词语来概括赤壁之景的特点。(同桌讨论)明确: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等等。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雄浑、壮阔的特点?说说你的感受。 (师生共同探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劈头四字,就有排山蹈海之势。犹如看3D电影时,一个镜头,诗人就将滚滚长江一下子推至我们面前,只见长江携着巨浪向我们迎面扑来,不可阻挡。提问:是哪个词赋予了这种感受? 明确:用“大”字来修饰长江,有一种横空而来的磅礴气势,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基调。紧接着一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是用语新奇,让人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提问:大家说说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明确:淘。冲刷、洗刷之意。 提问:江水冲走了千年来的英雄人物,能这么理解吗? 明确:不能。在这里,“浪”比喻时间。滚滚东流的江水,在诗人眼中,已不只是江水,更是流逝的时间,历史的长河。诗人伫立江边,思接千古,一代又一代,多少英雄人物都被时间的洪流带走。他们的英雄伟业也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而今无从寻觅。我们的耳边似乎响起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一句既使读者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从而引出下文怀古之意。接下来,镜头转移,诗人的目光由奔腾的长江,转向了赤壁古战场。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提问:为什么说是周郎赤壁?(点名回答) 明确:说明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他指挥的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