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17995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次 大小:1317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综合
  • cover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 1937年至1944年夏, 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材料表明 A.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 正面战场取得了巨大胜利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 D. 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2.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 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 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 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4. 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洲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没有太大的分歧”。这主要是因为 A. 学子们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 科举考试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C. 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D. 清政府无力支付科举考试的费用 5.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6.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都城后,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为了不让历史悲制重演,增强民族凝聚力,2014年我国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 旅顺大屠杀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7. 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与社评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安事变 B. 中共七大召开 C. 重庆谈判 D. 北平和平解放 8.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是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人民解放军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重大胜利 B. 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 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 9. 为了加快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中共中央抓住时机,作出战略决战的决策。为此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的“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淮海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0. 《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11. 1948年的东北战局对于华北、华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东北的胜利全歼敌人,让数十万敌人精锐撤到华北、华东地区,则接下来的两场大战就完全不具备开战条件了。“东北的胜利”指的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青化硬战役 12. 由下表可知,天津地区近代新式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是( ) 新式学堂 科目设置 南城小学 国文、《纲鉴易知录》、《地球韵言》、作文、英语、算术、体操等 锦堂国民兼高等小学校 初等国民教育设修身、经学、国文、算术、图书、手工、歌乐、体操等;高等小学设修身、经学、国文、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