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19806

高考作文写作晋级讲义第五期怎样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深刻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1次 大小:243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高考,作文,写作,晋级,讲义,第五
  • cover
高考作文写作晋级讲义:怎样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深刻 对于写文章,学生常常苦恼:“我的文章总是得分不高,我的思考总是不够深入,我的见解总是没有新意,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老师常常也是没有办法的。写作的结构容易指导,写作的素材可以用名人的事迹或警句来补充,写作的语言也可以运用一些片段练习来提高,但这看法、见解怎么教呢? 经过多年的摸索,这里将一点经验做些梳理和总结。 一 深度是比较出来的 在《试论议论文的“思想深刻”与写作教学》一文中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深刻”的标准问题。的确,如果不与一个标准进行比较,那么,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写作,其思想都不一定会深刻。这个发现很重要,它让我们不用那么苦恼了,因为所谓的深刻,其实就是比较的结果。 总结了深刻的四种类型: 第一,以本质为深。例如人类之所以使用石器,就是根据需要认识到了石器的本质属性。 第二,以层次为深。例如从常识思想到科学思想再到哲学思想;再如从直觉思想到实证思想再到思辨思想。 第三,以反为深。例如从反面来论证或者思考。 第四,以新为深。例如采用新视角、新取向、新路径等。 我们实现以上任一类型的深刻,都可造就文章的“深刻”,并指引我们如何去寻找新的工具。“深刻是目的,方法则是手段。”那么,有哪些具体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深刻呢?有哪些工具既比较新鲜又容易掌握呢?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同理,实现深刻的路径也可以有多种。 二 思考的工具比思考的结果更实用 不同的作者,理论素养、修养、立场、角度等都不会相同,其文章往往各有各的深刻。基于此,笔者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思考的工具。 (一)以本质为深的“泊松分布概率” 北京师范大学刘里远博士在《有一种高论叫“大多数是好的”,怎么破?》一文中,告诉我们怎样去一招破解无数的“大多数”。 这一工具,相当实用。如果学会,将能破解生活中的无数难题。社会和自然界中的大多数,属于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是正常事物的分布范围。而社会和自然界中事物发生的个体数,则属于数学中的离散分布或泊松分布,一般用于异常个例的发生数目或分布范围。在计算和评价发生坏人、坏事的概率时,应该用离散概率或泊松分布概率,应当以每千人、万人甚至十万人、百万人中发生的数目,作为概率值。如果坏人由过去的平均值万分之三上升到万分之五,就是警惕信号;如果上升到万分之七,就是危险信号。如果十个人中有一个坏人,尽管百分之九十都是好的,但一百个人中就有十个坏人,那该多严重啊。 刘里远博士用专业的知识,拨云见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异常个例的发生数目或分布范围),让我们立刻透彻地认识了社会中的这类现象,让我们也实现了一次深入本质的深刻。 通过学习这个思考工具,学生不仅能看透“大多数是好的”这种掩盖严重现实问题的永远正确的废话,还能培养数学兴趣和逻辑能力。 (二)以层次为深的“需求层次论” 这里采用的不是纯理论的心理学著作,而是借用毕淑敏在《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一文中对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温饱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以及她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一段名言的讨论(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很不幸的。因为你总是要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系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毕淑敏以此来帮助读者分析和认识———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引导读者去自我认识、自我定位,乃至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里用了明显高于我们一般读者的心理学理论,从更高也更新的层次,让我们跟随文章去实现深刻的认识,以及采取明智的选择。 我用这篇文章,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