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20319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20张PPT+视频)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849799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9课,辛亥革命,课件,20张,PPT+,视频
    (课件网) 孙中山 秋 瑾 林觉民 袁世凯 张 謇 隆裕太后与宣统 学习目标 2022年课程标准: 了解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用史料解读辛亥革命的评价. 2.认识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成败并存,一分为二的分析,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3.通过本课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42-P4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 2、黄花岗起义的结果是怎样的?有什么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二、武昌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西起义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意义: 广西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安庆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萍浏醴起义 时间: 地点: 人物: 结果: 意义: 1906年冬 萍乡、浏阳、醴陵 刘道一、蔡绍南 失败 1907年夏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失败 失败 失败 广西镇南关 1907年 1911年4月 广州黄花岗 孙中山、黄兴 孙中山、黄兴、赵声 这几次起义有什么共同点?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第一次武装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历史永远铭记 2.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热爱祖国 不屈不挠 前赴后继 浴血奋斗 视死如归…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发起了一波又一波武装起义全部失败,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终于,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革命爆发了——— 武昌起义 1、时间: 2、革命主力: 3、革命过程: 4、革命结果 二、武昌起义 阅读课本P44并观看视频,完成武昌起义相关信息 。 1、时间: 2、革命主力: 3、革命过程: 4、革命结果 1911.10.10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全国响应,清朝瓦解 10月10日晚夺取楚望台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二、武昌起义 ★武昌 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汉口 汉阳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 材料一: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 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材料二:《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辛亥革命的影响(一分为二) 合作探究 材料三: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辞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吴玉章回忆录) 材料一: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材料二:《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到:“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辛亥革命的影响(一分为二) 合作探究 ③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或者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视频】 材料三: ①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③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局限性 合作探究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辞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改变,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 --《吴玉章回忆录) 辛亥革命的影响 本课小结 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1911) 武昌起义 (191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