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编近代化学发展时期 从17世纪中叶,美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把呼吸确立为科学开始,到19世纪90年代末,微观领域的三大发现前的二百几十年,为近代化学时期。 这个时期的化学,出一般的知识积累发展到系统整理既然段。经过曲折的道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终于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关于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发起了化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了化学史上的一场革命,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打开局面。接着化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被发现,道尔顿(1766-1844)的化学原子说成为化学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从模糊杂乱的现象中揭示出本质的联系,从而走向条理化并产生理论。19世纪60年代化学的原子-分子学说正是这样确立的,成为化学大步向前发展的新阶梯。 这一时期,特别是19世纪,化学工业在欧洲繁荣起来,进一步促进了化学一系列的发现和发明,为化学元素周期律的诞生提供了基础,为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期,物理化学的发展显示出它的理论价值,渗透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方面,并初步显示出化学与物理学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 科学形态的化学形成 背景: 1、17世纪西欧的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随着冶金、化工生产、科学实验向广度、深度发展,积累了大量关于物质变化的新知识。为华夏科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资产阶级出于自身的利益,大力支持科 学的发展 3、对科学研究的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有提高,培根说: “知识就是力量”。 第一节 化学形态的重要标志— 波义 耳化学观 一、波义耳的科研实践 波义耳(英国)(1627—1691年),恩格斯称“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生于贵族(爵士)之家,其父占有广大的庄园,兄弟姐妹十五人,排行十四,比克伦威 尔小28岁,比牛顿大16岁,平生不求富贵, 以科研为志趣,青年时代去意大利、瑞士学习,归国后在家建实验室,进行大量而广泛的科学实验,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积极参加科学家的新哲学讨论会———无形的大学”,最终发展为皇家学会。 1663年,英国成立以“促进自然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其会徽上的 言为“对任何人的话,都不要信以为真” ),波义耳为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被选过会长,因体弱,讨厌仪式拒任,他崇尚:“空谈无济于事,实验决定一切”。 故事: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300多年前,年轻的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化学实验中偶然捕捉到一种奇特的实验现象,有一天清晨,波义耳正准备到实验室去做实验,一位花木工为他送来一篮非常鲜美的紫罗兰,喜爱鲜花的波义耳随手取下一块带进了实验室,把鲜花放在实验桌上开始了实验 。 当他从大瓶里倾倒出盐酸时,一股刺鼻的 气体从瓶口涌出,倒出的淡黄色液体冒着 白雾,还有少许酸沫飞溅到鲜花上。他想 “真可惜,盐酸弄到鲜花上了”。为洗掉花 上的酸沫,他把花用水冲了一下,一会儿 发现紫罗兰颜色变红了, 当时波义耳感到既新奇又兴奋,他认为,可能是盐酸使紫罗兰颜色变红色,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现象,他立即返回住所,把那篮鲜花全部拿到实验室,取了当时已知的几种酸的稀溶液,把紫罗兰花瓣分别放入这些稀酸中,结果现象完全相同,紫罗兰都变为红色。 由此他推断,不仅盐酸,而且其它各种酸都能使紫罗兰变为红色。他想,这太重要了,以后只要把紫罗兰花瓣放迸溶液,看它是不是变红色,就可判别这种溶液是不是酸。 偶然的发现,激发了科学家的探求欲望,后来,他又弄来其它花瓣做试验,并制成花瓣的水或酒精的浸液,用它来检验是不是酸,同时用它来检验一些碱溶液,也产生了一些变色现象。 他还采集了药草、牵牛花,苔藓、月季花、树皮和各种植物的根……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