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04017

16-2《登泰山记》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86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6-2,登泰山记,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
  • cover
16.2登泰山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4、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过程: 【课前读】《登泰山记》及其注释 【目标展示】在朗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自主学习】了解作者及桐城派。 【合作探究】文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听音频朗读,提示学生注意字词读音,注意朗读节奏。 鼐nài 磴dèng  徂徕cúlái  戊wù  樗蒲 chūpú  罅xià 须臾xūyú 膝xī 2、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小组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展示点评】 (一)古今异义 1.至于泰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是月丁未(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复循西谷(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4.戊申晦(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5.稍见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稍,古义:逐渐,渐渐;今义:稍微,略微) 6.多平方(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二)通假: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3.少圜(“圜”同“圆”,圆形的,指山石) (三)词类活用: 1.汶水西流(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济水东流(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3.崖限当道者(限:名词作状语,象门槛一样) 4.道少半(道: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5.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照耀) (四)一词多义: 当: 1.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2.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僻不当道者(同上) 余: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余始循以入(同上) 余所不至也(同上) 2.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同“于”,在,在……的时候) 2.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3.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等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1.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2.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3.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阻隔) 4.皆不可限以时月(限制) 5.然则诸侯之地有限(限度) 道: 1.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有天门、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观道中石刻、僻不当道者(同上) 2.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义) 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政策,方法)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6.万户侯岂足道哉(说) 有: 1.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2.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道有天门、下有红光、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同上) 4.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有人) (五)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雪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 “……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所不至也(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判断句) 3.此东海也(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判断句)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判断句) 5.至于泰安(介词结构后置)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皆不及往 观道中石刻(以上四句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