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06090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045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全册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预设教案 生成教案 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一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4、展示于讲评阶段:分别展示一幅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信息,尝试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2、发展阶段: 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夏加尔的《散步》。 欣赏评述。尝试对其他几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 第二环节:(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