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07274

【新教材】1 沁园春 长沙 课件(共17张PPT)+配套导学案—2020年秋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3844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配套,必修,统编,语文,高一,年秋
    (课件网) 沁 园 春 沙 长 导 1min 【学习目标】 1.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词的定义等相关常识。 2.掌握本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品味意象的活泼灵动,感受诗词意境的丰盈深邃。 3.感受毛泽东的革命壮志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思 5min 整体感知 1.听音频、正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找出词中的意象。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意 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赏析意象 意象:作者选取了山、林、江、船、鹰、鱼等意象。 思 5min 文本研究 2.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往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应用方面,用词精当 万: 遍: 层: 尽: 染: 漫: 透: 争: 击: 翔: 山之多 红之广 林之密 染之透 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水之盛 江水澄澈 千帆竞发,争先恐后 矫健雄姿,强劲有力 自由轻快 展+评 5min 思 5min 3.结合词的内容分析词中“看万山红遍”至“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所用到的艺术手法。 由远及近: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的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静态之景)。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动景)”,秋水澄澈,脚下的湘江,如碧绿的翡翠、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 由高到低:仰视,“鹰击长空”(动景),万里无云的天空,雄鹰振翅飞翔。 俯瞰,“鱼翔浅底” 动静结合:(动景)清澈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尾,任意遨游。这是一幅立体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从具体到概况:“万山、层林、百舸”表现数量之多,“红遍、尽染、碧透”表现色彩之多,“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描写“舸,鹰,鱼”等时用词精准,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万类霜天竞自由”中“万类”突出大自然物种的繁多、色彩纷呈,是总体概括的描写。 展+评 5min 思5min 4.下片中“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何深刻含义? 展+评 5min 含义: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思5min 5.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为何在最后一句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感慨?上片写景与下片抒情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展+评 5min 答案:从手法上看,这三句不再是写景,而是抒情,直抒胸臆,抒发感受,一怅一问,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切思虑,整顿山河的使命感。 上片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且即景发问,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界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豪情满怀,壮志凌云,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指点着祖国的江山,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