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07312

【新教材】3.2《哦,香雪》课堂导学提纲(含答案)+课件(共11张PPT)—2020年秋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762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必修,统编,语文,高一,年秋
    (课件网) 哦,香雪 1min 1. 梳理故事情节。 2. 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 3. 品味小说在特定历史下讴歌的美好情感。 【学习目标】 导 思 8min 完成整体感知1、2题 1.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序幕:火车开进山村 前:宁静、质朴纯洁、贫穷、落后、封闭 后:热闹、对外界文明的向往 开端:姑娘们欢乐的时刻———对外界文明的向往(1-3自然段) 发展:香雪渴望拥有铅笔盒———对知识的渴望(4-56自然段) 高潮:香雪换回铅笔盒———自尊自爱(57-72自然段) 结尾:香雪深夜归来(73-83自然段) 展+评 2.作者笔下的台儿沟有着怎样的特点? 答:台儿沟地处大山深处,偏僻封闭,只有十几户人家,仿佛与世隔绝。这儿没有“石油储存”,没有“金矿埋藏”,现代文明离台儿沟很远。 展+评 思+议 5min 完成整体感知第3题 3.探究“火车”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① “火车”是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 象征现代文明。 展+评 思 8min 完成整体感知4、5题 4. 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文章用景物烘托了香雪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⑴“现在她……声音。”(73段)———怕 ⑵“她站了起来……地歌唱。”(76段)———不怕 ⑶“她环视……怎么做。”(77段)———犹豫 ⑷“小溪的歌唱……的浪花。”(78段)———坚定 总结: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展+评 5. 请概括主人公香雪的形象 主人公香雪是个纯真善良、自尊自爱、执着追求新生活的美丽少女的形象。 从“她不再害怕了……这样的”可以看出她的勇敢坚强; 从“芝麻糖……瞧不起”,可以看出她对知识的渴望,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 从 “她捧起溪水……很精神”等文字可看出她的青春美丽等等。 展+评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短篇小说,也是铁凝的成名作。小说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写,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第三周《哦,香雪》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 3.品味小说在特定历史下讴歌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 1.分析香雪的人物形象。 2.品位小说在特定历史下讴歌的美好情感。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铁凝(女),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央候补委员。 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 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她的主要代表作品还有《铁凝日记》、《大浴女》、《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笨花》等。 2.作品风格:她的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特别善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的内心活动,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她还善于以清丽、简洁、柔婉、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