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34284

2023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观戏人生与演戏人生”导写及范文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227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生,2023届,导写,演戏,作文,期末
  • cover
2023届柳州高三上学期期末作文“观戏人生与演戏人生”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朱光潜《谈人生与我》一文曾提到两种人生观,一种是“观戏人生”,一种是“演戏人生”。朱光潜主张选择观戏人生,用静穆观照人生的精神,体现了“超世观世”的人生观;而鲁迅认为,“国难当头,风沙扑面,虎狼成群”,大丈夫当持“匹夫”之责,怎可以讲“静穆”“超脱”? 比较这两种人生观,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分析:此则材料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培养更高尚的人生追求。这两种人生观并没有好坏优劣。 第一自然段中,《谈人生与我》的材料提出两种人生观:一种是演戏人生,它要求我们“把自己放在前台,与世界上的一切人物在一起玩把戏”,也就是说,这种人生观要求我们亲自参与其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时代的改造和世界的建设;另一种是观戏人生,“把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也就是说,这种人生观要求我们能“坐在路边鼓掌”,欣赏他人的人生,以旁观者的角色看待时代的改造和世界的建设。当然,我们必须要明白,此处的“装腔作势”不是“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的意思,写作者应该赋予其一个正面的意义。 第二自然段承接第一自然段列举了一些人的人生观。朱光潜、沈从文、周作人秉持的是观戏人生,鲁迅秉持的是演戏人生。材料除了列举人物事例外,还丰富了这两种人生观的内涵,观戏人生不意味着单单作为旁观者看待人生,与人生保持距离,而是以一种静穆的方式观照人生精神,其精神层面可达到“超世观世”,也就意味着这种人生观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向上的,以一种乐观自达、安静庄严的态度看待人生,是一种有为,观戏只是一种途径。鲁迅所秉持的演戏人生则更强调积极参与人生改造,尤其在“国难当头”的背景下,参与演戏不仅仅是一种作为,也是匹夫的责任,这是一种精英意识。那是否意味着在当下这个和平的时代就不需要演戏人生观了吗?实则不然,无论哪个时代,匹夫都有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国家的兴盛,匹夫依旧有责。 本作文题只要紧紧围绕两种人生观即可,适当地要加入“静穆”“超世”“奋进”“积极”等词,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人生观,可以定性分析两者的价值,也可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的人生观,皆可成立。 【参考立意】 1.观戏人生,静穆超世 2.演戏人生,积极奋进 3.在积极奋进的演戏人生里,追求静穆超世的观戏人生 4.在静穆超世的观戏人生里,追求积极奋进的演戏人生 【作文素材】 1.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只是一个戏台。世间人有生来是演戏的,也有生来是看戏的。演戏要置身局中,时时把“我”抬出来,实现自我的价值。看戏要置身局外,时时把“我”搁在一旁,始终维持一个观照者的地位。因为有这个分别,演戏要热要动,看戏要冷要静。演戏人往往为着饱尝生命的跳动而失去流连玩味,看戏人往往为着玩味生命的形象而失去“身历其境”的热闹。 2.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为祖国做贡献,更要心系世界,兼济天下苍生。顾炎武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天下不仅是中国人的天下,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天下。不要只着眼一个国家的兴衰,在发展祖国的基础上更要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美国人司徒雷登为战乱的中国建立起一座文化的殿堂;德国人马克思为全世界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同胞们指明了方向。他们早已不只属于一个国家,他们是全世界人民的骄傲。地域界限并没有遮挡住他们长远的目光。他们眼中是一个和平、幸福的人类大家庭。我们中国人也应如此,“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