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52728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658249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
  • cover
(课件网) 阅读欣赏:哲理诗阅读赏析 一、看图猜诗,走近哲理诗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看图猜诗,走近哲理诗 观书有感(其二)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看图猜诗,走近哲理诗 哲理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一、看图猜诗,走近哲理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一、看图猜诗,走近哲理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一、看图猜诗,走近哲理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1.阐述自然之哲理 2.阐述社会之哲理 3.阐述理想之哲理 4.阐述艺术之哲理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1.阐述自然之哲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哲理感悟:常常是指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虽然经过很严酷的打击,但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只待条件一成熟,又会向世人展现出惊人的力量。 字面解读: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的青青野草。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1.阐述自然之哲理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哲理感悟: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字面解读:春天到来,树林新长出的叶子,催换着老叶、旧叶;江河中奔腾的流水,前面的波浪退让给后起的波浪。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2.阐述社会之哲理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唐·曹松《己亥岁》 哲理感悟:充满对比和画面感的诗句,控诉着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振聋发聩,警醒世人。 字面解读:不要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位将军凭借战功封侯是以千千万万人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2.阐述社会之哲理 朱门酒肉臭xiù,路有冻死骨。———唐·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哲理感悟:“酒肉臭”“冻死骨”的对比,反映了当时人民苦难的生活以及诗人对老百姓的深切同情。 字面解读:有钱人家的红漆大门里散发出酒肉的香味,路边还有冻死的老百姓。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3.阐述理想之哲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哲理感悟:短短一句诗就阐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抒发了诗人不敢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字面解读: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3.阐述理想之哲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哲理感悟:诗人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彰显出自己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字面解读: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4.阐述艺术之哲理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 哲理感悟:张籍创作诗歌,看上去平淡无奇,实则耐人寻味。这种“淡而有味”的境界,看似容易写就,实则道路艰辛,非常不容易。 二、哲理诗的常见内容 4.阐述艺术之哲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