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71174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8647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要读懂诗歌,离不开对待歌语言的鉴赏。诗歌的语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讲究押韵、平仄和节奏,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确性,凝练又有乐感,是诗歌语言的突出特点。 鉴赏诗歌语言的角度   鉴赏诗歌语言,可从语言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效果三个方面入手。  ———表情达意之美,语言特色之美,表达效果之美”。 一、语言内容   (一)从内容的角度分析,诗歌语言可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典故语言。   1、意象语言(词语)   2、情感语言(词语)   3、象征语言(诗句)   4、典故语言(词语或诗句)   (二)从语法角度分析,要关注数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1、数量词   例1: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例2:“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支开” 。 2、名词   如赵嘏的《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 3、动词   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形容词   例1,王维《观猎》第三、四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例2,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副词   如王昌龄《闺怨》中的诗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诗眼”“词眼”与炼字   如孟浩然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二、语言风格 (一)常见语言特色 1、平淡(质朴、朴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2、工丽:杜甫《观山水图》 “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 。 3、优美(绚丽、绮丽):如李商隐的诗。 4、直率(率真):如《诗经·硕鼠》。 5、委婉(含蓄):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清新: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明快: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8、自然: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9、清幽: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0、雄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 11、奔放(豪放、豪迈):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12、悲慨: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3、凝练(洗练):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沉郁:如杜甫的《登高》。 一些作家的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孟郊的俊寒清冷 贾岛的孤峭清瘦 一些作家的语言风格 (二)常见结构特色   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倒装:一般表强调。   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正常表述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3、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杨柳岸晓风残月”“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