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71194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外国小说欣赏》课件(共10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6282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外国小说欣赏,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外国小说欣赏 解读考试说明 “文学类文章阅读”要求探究,能力F级,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读考试说明 “文学类文章阅读”要求探究,能力F级,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现放在湖南高考试卷的选做板块中进行考查,对 应湖南的选修模块中的《外国小说欣赏》。   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理解: 1.“个性化阅读”是有独特体验的阅读感受。 2.“有创意的解读”是对文章有创造性的解读,这种解读可能是不曾有过的“新解”或“他解”。 3.“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建立在正确理解文本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不能出现“误解”。 4.文学作品的个性化阅读要符合作品的文体特征。《外国小说欣赏》中8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即是小说的8个要素。 话题梳理及答题要领 (一)理解叙述角度、人称及其表达效果 【考点梳理】   1、叙述角度有“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叙述者如上帝一般俯瞰人间,对所发生的故事、各个人物都了如指掌,有时候还跳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如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物的限制,方便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有限视角的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2、叙述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我”和第三人称“他”。   第一人称的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相比较而言,第三人称叙述则更自由,与全知视角一样,对人物和故事无所不知,但它的叙述并不那么亲切没有距离感。小说家选择何种叙述人称完全是根据小说的具体叙述需要而定的,也无所谓孰优孰劣。   小说用第二人称“你”来叙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上说不是一种叙述角度而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用“你”,倾注的是叙述者对这个人物一种抒情目光,将之当作朋友,更加拉近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命题形式】   小说采用的是什么叙述视角(或人称)?这样的叙述视角(或人称)能够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等。 【答题要领】   准确识别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对叙述视角或人称的表达效果进行分点作答,要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铁匠华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