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71197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文章的修改与完善—整体的调整》课件(共59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64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文章的修改与完善—整体的调整,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文章的修改与完善—整体的调整   俄国19世纪的作家果戈里,规定自己的稿子起码要修改八次;托尔斯泰写过一篇《为克莱塞尔乐章而作》的文章,全文只有五页,可手稿却有800页;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多遍,《老人与海》的手稿读了近两百遍才拿出付印;曹雪芹写巨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作家与文章修改   鲁迅先生在逝世的前两天,还在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一文。当时,他深感“已经没有力气了”,可他仍然坚持着写完并认真修改,在这篇文稿上,修改的痕迹竟达58处(删改28处,增加25处)之多 。   文章修改的一般方法可以概括为“增、删、改、调”四种 1.标题调整:   运用“删”与“增”的方法。删掉一个“性”字,扩大了文题内涵;增加一个“”号,强调了“艺术”的特殊内涵,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开头运用了“调”与“换”的方法。   将原文中的事例调至开头,由具体的事例引出,吸引读者。原稿开头是空洞的议论:“现在干什么都要讲点艺术,批评也不例外,而且是很有必要的。富有艺术性的批评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到底如何有必要?会有怎样的效果?读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作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读者,不易于读者接受;而修改稿对原稿进行了调整,把原稿中作为事例分析的一件事提到开头来写,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具体、令人震惊,这样开头就自然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引导读者与作者一起思考,进而自然地提出观点:“震惊之余,感到老师批评学生的方法要改变一下了,批评也要讲点儿艺术。”水到渠成,自然流畅,易于读者接受,引人深思。 3.运用“增”的方法。   修改稿增加了事例,增强了说服力。作者选用大家熟悉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和爱因斯坦说服美国总统的故事自然推出“批评别人也好,给别人提意见也好,确实需要讲点艺术”的观点,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让读者易于接受,比原稿空洞的说教要丰富多了。从而也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运用了“增”的方法,对观点进行分析,使论述深刻透彻。   修改稿加上了比较具体的心理分析:“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当自尊心受到侵犯时,人们是不愿接受批评的。”这种分析着眼于每一个普通人正常的心理,读者自然也会有这种心理,读起来也就自然容易接受。“这时候,如果……所以,批评者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就需要讲一点‘艺术’了”,作者作了一个假设,进而自然提出观点,层层深入,逻辑严谨,道理透彻而充实。相比之下,原稿就显得空洞,说服力自然要相差许多。 知识导引   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所谓修改,就是认真地把已经写出来的文章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等多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充分地表情达意。   修改,有大修改和小修改之分。小修改指文章的局部完善,大修改指文章的整体调整。这一节我们共同探讨“大修改”的问题。   所谓“大修改”,就是指改变文章的结构,增删文章的材料,改变文章的主题,有时甚至另起炉灶。具体说来,文章整体调整包括以下四大层面: “增、删、改、调”。 第二课时 回顾:文章整体修改的方法一般有几种 第二课时 回顾:文章整体修改的方法一般有几种 文章修改的一般方法概括为四种:   ———增、删、改、调” 【例文一】 1.修改稿在原文基础上做了哪些修改 2.这样修改后有何效果? 课堂讨论分析   点评:修改稿在原文的基础上做了四处修改。主要运用了“增”的方法。   第一处修改。例文原稿题目是“眼睛”,修改稿为“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