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81711

13.2 《致大海》课件(共28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49712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3.2,2022-2023,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大海是西方文学中的常见意象。由于西方国家大多濒海,因此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与诗人有着挥之不去的海洋情结。由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对它怀有不同的情感与态度,不同时期的大海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显示出不同的人文精神。王立中曾这样评价这首诗:“大海是一个象征,普希金是一个象征,他高举着自由的火把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前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的 《致大海》,感受普希金笔下的大海。 大海 致 普希金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揣摩诗的意境。 2.学习本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法。 3.体味诗人对自由的热烈向往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知人论世,初入文本 普希金(1799-1837),19世纪俄国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由,因此遭到沙皇政府的迫害。1837年普希金在与法国贵族丹特斯的决斗中被杀害。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普希金被看作俄国诗歌的太阳,也被看作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作者简介 作者名言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比海洋阔大的是天空,比天空阔大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等青春轻飘的烟雾把少年的欢乐袅袅曳去,之后,我们就能取得一切值得吸取的东西。 普希金的作品富有强烈的人民性,因而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百科全书”。 作品简介 诗歌《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自由颂》 长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 《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 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小说《上尉的女儿》 艺术风格:真实朴素,清新明快。 1824年夏天,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被军警押送到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幽禁在那里达两年之久。诗人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相依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自由的象征。当他将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奔涌,忧郁而又愤激的诗篇酝酿在胸。诗人在奥德萨开始写作,而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最后完成这一篇诗作———《致大海》。 创作背景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划分层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思考: 本诗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2) 诗人与大海告别(海之恋) 第二部分(3-13)诗人面对大海引发的联想(海之思) 第三部分(14-15)再次与大海告别,表达自己的信念 (海之念) 整体感知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诗人面对着大海,产生了哪些情绪? 联系背景:诗人即将再次被迫踏上流放之旅,现实的黑暗让诗人感到厌烦、痛苦。他渴望挣脱这强权的束缚,但前路茫茫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情感基调:低沉 情绪:沉郁、烦闷、愤懑、迷茫、悲伤 线索:作者和大海的感情交流 深入研读,仔细品味 诗歌意象分析 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大海”这一意象的词句。思考:诗人眼中的大海具有哪些特点? “自由”“骄傲”“忧郁” “沉郁” “幽静” “阴沉” “任性”“喜怒无常” “无法克服” “深沉”“阴郁” 人格化 大海 诗人对人格化了的“大海”抱有什么情感呢? 再见吧,自由的元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诗人运用了第二人称来称呼大海,可以看出,这是诗人与大海的对话。反复的吟咏慨叹,表达对大海的款款深情与依恋不舍之情。 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