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95155

7.1《短歌行》课件(共29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228941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2023,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课件网) 短 歌 行 -- 曹操 一,新课导入,回忆旧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气韵沉雄 慷慨悲壮 二、解题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照歌词、音节的长短来划分的。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之为“短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的古辞已经失传。乐府里收集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已经不知道了。 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三、作者简介 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作为政治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作为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 qiáo 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精音律,善诗歌。 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其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曹操的诗歌继承《诗经》、《楚辞》、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他的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 四,文学常识 建安风骨:建安为汉献帝年号。汉魏之际在文坛上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他们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 五,作品时代背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逐步统一了北方。随后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并写下了这首《短歌行》。 六、校正字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pì jīn wèi yōu duō qì zā bǔ shēng yàn mò qiān 七,诵读诗歌 二二节拍、声音洪亮、慷慨悲凉 自由朗读诗歌,结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