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09739

《拟行路难》《客至》课件(共40张PPT)-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4599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拟行路难,客至,课件,40张,PPT,高二
  • cover
(课件网) 南朝宋文学家,出生于一个低级士族家庭。 元嘉十二年,献诗言志而被刘义庆擢为临川王国侍郎。 大明五年,出任刘子顼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 泰始二年,刘子顼因起兵反宋明帝失败被时,于乱军中遇害,时年约五十一岁。 一个敢于和命运抗争的诗人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感之意”。 拟行路难:拟,摹仿。后世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 鲍照共创作《拟行路难》十八首,在他最擅长的乐府诗体中称得上是"皇冠上的珍宝"。 内容丰富而又形式瑰奇的诗篇,从各个侧面集中展现了鲍照诗歌艺术的多姿多态。 鲍照的文学创作 在文学创作方面,鲍照在游仙、游山、赠别、咏史、拟 古、字谜、联句等方面均有佳作留世,有力地推动了中 国古典诗歌的发展。 六朝诗坛,素称浮华纤巧,内容空虚,缺少现实生活的反映。在鲍照之后,进一步继承并发扬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内容上能较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面貌,尽情地抒吐个人胸怀; 艺术形式上更能汲取当时文坛上精雕细琢的长处,讲究炼字炼句,巧妙地操纵语言的音节,一洗诗坛靡弱之风,为诗界灌注了新的生命; 风格上,鲍照的诗作豪爽、气骨俊逸。 文学地位:与庾信并称“鲍庾”(或“南照北信”);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元嘉体”代表诗人),被誉为“乐府第一手”。 鲍照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士族(大家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这就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 背景 修改后的九品中正制基本授予了各个地方社会地位最高的人对官员候选人的决定权,同时恢复自曹魏时期废除的贵族世袭爵位,并且给予他们的世袭子弟起步的官阶即为五品,相当于今天的副处级干部,进入官僚体系之后,轻松便能获得三品的位置,即相当于今天的厅级干部。 但就出生寒门的官员而言,即使毕生艰苦奋斗、工作成绩显著,最多也就只能升到四品或者五品的位置,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县处级官员,而这一用一生获得成果在世家大族在那里,不过是他们的仕途起点而已。同时寒门子弟能够谋取的官职往往都是世家大族所看不上的一些小官职。 鲍照出身寒微,“家世贫贱”,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诗风雄健奔放,俊逸潇洒。其诗文与谢灵运一样有影响,在生年就颇负盛名,对唐代诗人李百等产生重大影响,却史书无传。可见,鲍照身前身后心寂寞冷清情况。钟嵘为之叹道“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倾倒水于平地,  水向四处分流 。 人生是既定的, 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 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 益悲愁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 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探究诗歌 分组合作探究(5分钟左右): 1、诗人为何愁? 2.诗人如何解愁? 3、愁的结果? 1、诗人为何愁? 命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出身于一个贫寒家庭,曾从事农耕。一生虽然才华横溢,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不被朝廷重用,只能做一些小官,一辈子愤愤不得志,最后死在战乱中。 注释1: “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歌咏人世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现实中的鲍照 看注释 时代背景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