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10355

3.2《蜀相》(课件)(共28张PPT)高二下学期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42351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统编,语文,学期,PPT
  • cover
(课件网) 蜀相 杜 甫 一、预习任务 1、搜集资料,结合教辅,了解杜甫及其主要作品,给诗人杜甫写一篇小传,至少要包括人物基本信息、人生经历、代表作品、风格特点、人物评价、后世影响等内容 2、仔细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特点,并举例说明 3、结合教辅,了解《蜀相》的写作背景 4、结合教师发的资料,详细了解杜甫寓居西南时的主要经历和主要诗歌 5、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节奏 (1)挖空练习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 )阶碧草自( )春色,隔叶黄鹂空( )好音。三顾( )频烦天下计,两朝开( )济( )老臣心。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翻译诗歌大意 (3)阅读诗歌,依据诗歌内容和情感,标出诗歌节奏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背诵《蜀相》,填写下面的情境默写 (1)《蜀相》中“_____?____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追思缅怀,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两句: , 。 (3)《蜀相》中的“_____,_____”两句,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4)《蜀相》中“ , ”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天下大计,深表惋惜。 二、探究任务 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沉”即“深”,深刻、深厚;“郁”,即“积”,凝重、含蓄,这是指诗歌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指语言的凝练沉着、节奏的徐急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和旋律的铿锵跌宕,形成一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蜀相》一诗即充分体现出杜甫这种诗歌风格,请结合下面的问题进行具体探究。 1、朗读:找出诗歌韵脚,标出诗歌平仄,结合预习任务中划分的诗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音调和旋律,感受杜诗抑扬顿挫之美。 建议: (1)学生独立标出韵脚、平仄,划分节奏,然后朗读,注意体会韵律和情感 (2)小组内部谈朗读体会,选出朗读之星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朗读比赛,一起体会杜诗“沉郁顿挫”之美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标出韵脚 标出平仄 画出节奏 2、探讨: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请结合诗歌进具体探讨。探讨时可以参考下面的问题: (1)《蜀相》中丞相祠堂的景象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2)“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3)颔联的“自”和“空”两个字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请分析“自”和“空”的妙处。 (4)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 (5)尾联中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其中是否包括杜甫自己?说说“泪”为何“满襟”? (6)此诗写诗人在武侯祠吊古,但题为“蜀相”而非“武侯祠”,有何深意? 建议: (1)对上面的问题逐一进行探讨,体会诗人深沉的情感表达 (2)从上面的问题中,总结出可以从哪些方面具体分析诗人的诗风特点 展示与分享 学生探讨,形成讨论成果,进行展示 相互补充、完善,形成最终学习成果 三、部分参考提示 此部分仅供参考,供师生们探讨 第1题:朗读 丞相/祠堂/何处/寻,(平仄平平平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仄平平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仄平仄仄仄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仄仄平平平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