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4940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 垂线(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23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8552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
  • cover
5.1.2 垂线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 . 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 掌握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画、观察、量、思考、归纳、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初步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与运用“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图形的乐趣。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2课时 共2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垂线段最短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垂线段最短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 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掘能使渠道最短?请画出图来,并说明理由.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4-5,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师问:有人不慎掉入有鳄鱼的湖中.如图,他在P点,应选择什么样的路线尽快游到岸边m呢? 学生答:如图所示,沿直线PA游到岸边m 教师问:为何这样游呢? 学生答:这样游的距离最短. 教师问:为何这样距离最短呢? 学生答:垂线段最短. 教师总结点拨:(出示课件5) 垂线段最短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垂线的性质2 ∵PB⊥m于B, ∴PB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