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课《瑶族舞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注意不同的演奏乐器及音色,了解每种乐器的音色效果是怎样的。聆听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引导学生感受、辨认乐曲的曲式结构。 能力目标:能够积极参与聆听和音乐实践活动,着重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主观能动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瑶族舞曲》综合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教材分析 《瑶族舞曲》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南情韵”中的欣赏内容。这是一首单乐章管弦乐曲。作品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的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管弦乐《瑶族舞曲》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A→B→A)。开始由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二大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又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懂得欣赏乐曲的要素,积累了一定节奏的概念。具有一定欣赏音乐的情感体验,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能踊跃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有初步的上网浏览,查找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体验乐曲的情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习难点 辨认乐器的音色、分析作品曲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资源引用:使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快乐的啰嗦》导入。 师:今天老师邀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我有个提议,在同学们用耳朵欣赏的同时,加入肢体动作来感受音乐好吗?在这个过程中,我要考验同学们两个能力,首先能否和着音乐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上我的动作变化,第二,能否在做动作同时试着跟唱音乐。都准备好了吗,请听音乐。 生:跟着老师做肢体动作,并试着哼唱音乐。 师:好。表现的真不错,你们能感觉音乐的情绪吗?是怎样的?所以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快乐的啰嗦》,这是一首云南的器乐曲,那你们知道他是属于什么体裁吗?难住你们了?没关系,给你们三个选择,进行曲、小夜曲、舞曲。哪个答案是对的? 生:舞曲。 师:今天我再为大家带来一样来自云南一样是舞曲体裁一首的管弦乐曲,名字叫做《瑶族舞曲》。那么说到瑶族,同学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出示图片) 生:结合幻灯片与同学们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在此进行讨论互动,加深学生对瑶族文化及风俗的印象,促进并巩固知识和情感的深度理解。 师:瑶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的节日也有很多,最为盛大的就是盘王节。而在节日上必跳长鼓舞。(介绍长鼓) 二、新课教学: 师:就是在这喜庆之时,我国作曲家刘铁山,有感于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的节日场面而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后来作曲家茅沅把这首合唱曲改编成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师:下面我们就来完整的欣赏由维也纳国家民族乐团演奏的管弦乐曲《瑶族舞曲》。 完整欣赏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几个问题来聆听。 《瑶族舞曲》使用了哪些乐器? 《瑶族舞曲》音乐情绪与《快乐的啰嗦》相同吗?有哪些变化? 《瑶族舞曲》出现了几个主题?每个主题情绪是怎样的? 资源引用:使用维也纳国际民族交响乐队现场演奏的《瑶族舞曲》。 师:《瑶族舞曲》中使用了哪些乐器? 生:———(复习管弦乐队乐器分组知识) 师:下面我请同学来回答,《瑶族舞曲》音乐情绪与《快乐的啰嗦》相同吗?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生:——— 师:《瑶族舞曲》出现了几个主题呢?(教师哼唱四个主题,学生分析主题情绪) 师:作曲家将这四个主题进行变化组合,形成了这首好听的《瑶族舞曲》。(出示曲式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