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93309

专题4 第二单元 醛 羧酸 第1课时 醛的性质和应用 对点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0300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专题,应用,答案,训练,性质,1课时
  • cover
第二单元 醛 羧酸 第1课时 醛的性质和应用 题组一 醛类的组成与结构 1.下列关于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醛的官能团是 B.所有醛中都含醛基和烃基 C.一元醛的分子式符合CnH2nO的通式 D.所有醛都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并能发生银镜反应 2.分子式为C5H10O,且结构中含有的有机物共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题组二 醛、酮的性质及应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醛和酮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是醛,1 mol 一元醛与银氨溶液反应只能生成2 mol 银 C.醛类化合物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 D.丙醛、丙酮、丙酸均能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4.把有机物氧化为,所用氧化剂最合理的是(  ) A.O2 B.酸性KMnO4溶液 C.银氨溶液 D.溴水 5.已知β-紫罗兰酮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子式为C13H18O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6.苯基环丁烯酮()是一种十分活泼的反应物,我国科学家用物质X与苯基环丁烯酮通过下列反应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多官能团化合物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能发生银镜反应 B.X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C.苯基环丁烯酮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 D.可用FeCl3溶液检验Y中是否混有X 题组三 醛类的简单计算 7.1 mol有机物与足量的氢气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消耗的氢气与氢氧化铜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 A.1 mol 2 mol B.3 mol 4 mol C.3 mol 2 mol D.1 mol 4 mol 8.(2022·徐州高二检测)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可得21.6 g银,等物质的量的该醛完全燃烧时生成7.2 g水,则该醛可能是(  ) A.乙醛 B.丙醛 C.甲醛 D.丁醛 题组四 新情境下醛的性质考查 9.(2022·安徽阜阳高二期中)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 mol A只能与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检验A中官能团的一种方法:先加入足量的新制的Cu(OH)2,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10.(2022·安徽六安期中)人们能够在昏暗的光线下看见物体,是因为视网膜中的“视黄醛”吸收光线后,其分子结构由顺式转变为反式(如图所示),并从所在蛋白质上脱离,这个过程产生的信号传递给大脑。下列有关“视黄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黄醛”属于烯烃 B.“视黄醛”的分子式为C20H15O C.“视黄醛”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在金属镍催化并加热条件下,1 mol“视黄醛”最多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1.苯甲醛(C6H5—CHO)在浓NaOH溶液中发生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果一半苯甲醛被氧化,一半苯甲醛被还原。由此判断最终的反应产物是(  ) A.苯甲醇 B.苯甲酸 C.苯甲醇和苯甲酸 D.苯甲醇和苯甲酸钠 12.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 + 如果将甲醛、乙醛、丙醛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最多可以形成羟基醛的种类是(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3.(2022·山西忻州高二月考)已知醛或酮可与格氏试剂(R′MgX)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若用此种方法制取HOC(CH3)2CH2CH3,可选用的醛或酮与格氏试剂是(  ) +R′MgX―→ A.与 B.CH3CH2CHO与CH3CH2MgX C.CH3CHO与 D.与CH3CH2MgX 14.β-苯基丙烯醛(结构简式如丁所示)可用于水果保鲜或食用香料,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乙互为同系物 B.反应①为加成反应,反应②为消去反应 C.1 mol丙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2 g H2 D.1 mol丁可被1 mol新制的Cu(OH)2完全氧化 15.(2022·开封高二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