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的我》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 第10课《那一刻的我》 【教学主题】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 【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引导学生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学生造型、设色等方面综合能力较低,但这已不成为教学重要的点,而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因此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运用美的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材料积极参加活动都还需进一步地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儿童绘画和表达的兴趣及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表现。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学习运动中人物动作的画法。 2、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等方法来表现动态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里的活动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 ———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 (以谈话的形式勾起学生对美好校园生活的回忆,激发表现的欲望。) 二、新授 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们正在干什么?(播放镜头) 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 镜头1———跑步 主要人物居中,其它人物衬托。跑步动作:手脚的协调摆动;人物表情:咬牙,额头有汗;场面:紧张激励。 镜头2———跳远 腿的动作夸大,手后摆,人体倾斜,落地时的黄沙飞溅。从观众的脸部表情可知成功与否。 镜头3———掷垒球 构图开阔,近景为人物侧身,后倾,手拿垒球于肩后,另一手前摆,双腿呈弓步;中景为挥旗的裁判;远景为啦啦队的同学。 镜头4———踢球 进球的瞬间:飞起的腿,对方球员惊异的表情。 (因为是熟悉的同学,熟悉的活动动作,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被紧紧地吸引过来。镜头的定格,给了他们仔细观察的时间,也有了充分表述的前提,在交流中理解活动中的不同动作。) 2、现场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