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29341

7-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140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2-2023,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一、导入: 蹲在池边观看水中游鱼,有谁经历过?今人观鱼,古人也观鱼,哪个同学知道庄子和梁惠王观鱼的故事吗?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位物理学家,他也观鱼,他不但像庄子一样懂得鱼的乐趣,而且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仿佛自己就是鱼,用自己强大的大脑和非凡的想象力去解读鱼的世界。他就是加来道雄。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2.感悟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的人格魅力,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科学精神。 自学指导一 5分钟 1、初读课文,观察标题。 本文写作的对象是谁?写了什么内容? 2.为什么不说是“我的教育历程”? 3.再读课文,理清字词。 4.请快速浏览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找出本文重点写了哪几件事? 5.课文中引用题记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观察标题。 本文写作的对象是谁?写了什么内容? 一名物理学家;教育历程; 为什么不说是“我的教育历程”? 强调了他物理学家的身份,他的教育历程就是他成功的历程。 刨根究底(páo) 撒手人寰(huán) 湮没(yān) 惊诧(chà) 棚栏(zhà) 畏葸不前(x ) 五彩斑斓(lán) 目眩(xuàn) 鄙视(bǐ) 冷嘲热讽(fěng) 杜撰(zhuàn) — 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怪诞(dàn)— 荒诞离奇古怪 3.检查预习:注意重点字词读音及含义 二、整体感知: 4、请快速浏览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找出本文重点写了哪几件事? 童年:在日本茶园对鲤鱼世界的遐想。 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 高中: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来建造电子感应加速器。 有关题记的研讨学习 在正文开始之前,作者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原文的意思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也知道叫做题记,现在同学们也喜欢用题记来点缀自己的作文,在这里我们结合课文来谈谈题记的写法和作用。 5.课文中引用题记的作用? 作者一开始引用爱因斯坦的科学观,旨在提示下文是在介绍有关科学的观点。 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巧妙贴切地书写题记,不仅开宗明义,给阅卷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能先声夺人,具有韵味深远、包蕴题旨等特点,从而达到“浓缩言语动人心,未成曲调式先有情”的最佳效果,成为应试作文中得分的亮点。 自学指导二 5分钟 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3、物理学家的理论也许过于艰深,但是其中的道理和日常的生活体验是相通的,鲤鱼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4.(1)、对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是怎样启迪作者走上科学探索的道路的呢? (2)、你怎么理解作者说的“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究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 1.“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是怎样的? (1)“水池之外看不见的世界没有科学意义。” (2)“它们为睡莲自己能够运动而困惑不解”———它们以神秘的“力”来掩盖自己的无知。 (3)“鲤鱼科学家”的“消失”和“重现”———它们认为是“奇迹”,是“可怖的事情”,而不肯去探究原因。 (4)“鲤鱼科学”的“传奇故事”,真实地证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而它们却认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违背它们的“自然规律”。 2.作者想通过“鲤鱼科学家”对世界的认识说明什么? 说明“自以为是”的人类和“鲤鱼科学家”有相似之处。 (1)人类“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只要“超出我们的理解力”的自然存在,他们就“拒绝承认”。 (2)“科学家发明像力这样一些概念……”,是因为他们只愿意承认“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不肯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 (3)“不能在实验室里便利地验证”的理论,他们就加以“鄙视”,表现出思想上的保守和固执。 3、物理学家的理论也许过于艰深,但是其中的道理和日常的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