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35571

第15课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3552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5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人教
  • cover
课 题 15.《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 时 2 课 型 欣赏·评述 适用年级 小学六年级 设计者 课 标 要 求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的心里结构。 课标对第三学段(5~6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阐述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为:运用型、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认知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运用对比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 材 分 析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是六年级下册第15课学习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节课的主旨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初步的了解我国建筑艺术的风格和悠久的建筑历史。 教材中所呈现的各类建筑教材图片,比如具有很多代表性之一的“故宫”,通过对教材图片的观察、分析、历史探索、学会使用欣赏的眼光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多方面特点,如建筑的外形、色彩、材料、用途、结构等等,以此引入,将视野扩大到我国长远历史和广阔南北疆域的不同建筑风格。通过对标志性建筑的展示和解析,结合建筑历史、文化、史实或故事,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喜爱和探索,间接意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同时要注意保护古建筑,激发学生的爱国自信、民族自豪之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系统的学习,能够使用一定的美术语言进行描述艺术作品,思维相对成熟,逻辑能力有一定的初步构成,但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也会出现一定的两极分化,因此课程的趣味性和探索性将成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课堂上建议采用有探索和思想交流的交谈、问答、讨论等方式,结合一定的材料内容,引发学生的思考好奇心,还可以扩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视野。 学生与教师的互信程度,学时的知识储备度,教师的个人整体素养的高度和知识储备影响本节课的能力发展。考虑到师生相互熟悉,谈话讨论、案例交流可以很容易的进行。 学 习 目 标 1. 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和风格特点等,品味南北等地域建筑的风格差异,可以用简单的艺术语言描述古建筑的特点,更好能够对古建筑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2.通过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或资料收集,采用交谈、讲述等探究交流模式,增加审美的观念。 3.通过对不同古建筑的学习理解,品味古代建筑的特点,增强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敬畏,提高对古建筑艺术的欣赏水平,增加欣赏的角度和层次,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发现古代建筑的特点,深切体会我国古建筑的智慧和艺术成就。对于课堂中所展现的各种内容,学生能够意识到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和美学在日常中的体现。 能够用简单的艺术语言通过多个角度描述自己对古代建筑的分析和见解。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索,学生尽量产生相互的交流、分析、认同或质疑、纠正等能力。 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能够有意识的保护我国的传统物质文化的结晶。 本课所需条件 教材资源 课本、教参 媒介资源 多媒体课件、视频、网络资源 教具资源 图片,网络素材 学习活动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学习活动一:发现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不同。 1.图片展示、交流导入 多媒体先后呈现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图片 学生回答自己认识的建筑物如:鸟巢、水立方、故宫、天坛等。 2.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