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38987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二首(教案)(2课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660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课,古诗
  • cover
语文·二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第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诗、童”等8个生字,会写“春天、寻找”等9个词语。 2.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通过看图读诗,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述的场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古诗《村居》。 2.学习诗中的生字新词。 3.读懂诗句,体会春天的美丽与儿童的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难点:体会春天的美丽与儿童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 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亲眼目睹了儿童们放学归来,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明快的诗篇———《村居》。 2.作者简介。 高鼎:1851-1861,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村居》。著有《拙吾诗稿》。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习生字。 诗 shī 部首:讠;笔画:8;组词:诗歌。 造句:熟读古诗,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诗歌。 童 tóng 部首:立;笔画:12;组词:童年。 造句: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 趁 chèn 部首:走;笔画:12;组词:趁机。 造句:凶犯趁机逃到了深林里。 yīng fú dī liǔ zuì 莺 拂 堤 柳 醉 3.学习多音字。 长 zhǎnɡ(长大) chánɡ(长处)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意 1.理解题目。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学习前两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 3.学习后两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散学”放学;“鸢”老鹰;“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 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急忙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4.边读边想,这首古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的前两句:草长莺飞,人们的眼前仿佛涌动着春的脉搏。诗人一个“醉”字,生动地写出了春日大地艳阳高照、烟雾弥漫,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的姿态。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诗的后两句:这两句写出了人物的活动。儿童放学归来,迎着春风放风筝,同时也在放飞希望,放飞幸福快乐的时光,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刻画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映衬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四、主题概括 《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五、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咏柳》,背诵古诗。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的意境。 3.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 难点: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春天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唐朝诗人贺知章,仅用了短短2句话,就把春天美好的风景描绘出来了,让我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