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41904

25.古人谈读书 第一课时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31442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人,读书,第一,课时,课件,39张
  • cover
(课件网) 1.课件中分为3种颜色的字体为黑色、红色和蓝色. 2.黑色为了解内容,不需要记的. 3.蓝色为了解内容,用脑子记的. 4.红色为重点内容,需要记笔记. 讲课要求 单元人文主题: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单元语文要素: 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单元习作要求: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单元要素 古人谈读书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课《古人谈读书》 第一课时 1.会认“耻、矣”等5个生字,会写“耻、诲”等5个生字,理解“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从文中总结相应的读书方法,并学会运用到日常的读书学习中。 学习目标 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欧阳修借阅典籍 宋濂深夜苦读 张曜拜妻为师 车胤勤学不辍 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 新课导入 自由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苏轼的读书方法的?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送]苏轼 新课导入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说说课文共有几个部分。 两部分 有关读书学习 初读课文 我会认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终夜不寝 诲人不倦 余尝谓 诵读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终夜不寝 诲人不倦 余尝谓 诵读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chǐ yǐ qǐ zhì qǐn 我会写 诲 耻 谓 诵 岂 chǐ huì wèi sònɡ qǐ 多音字 他听了这个故事后知道了勤奋好(hào)学的好(hǎo)处。 (好学) 好 hào 爱;喜欢 (好处) hǎo 优点多的;让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多音字 我认识(shí)的李明是一个博闻强识(zhì)的人。 (认识) 识 shí 知道,认得,能辨别 (博闻强识) zhì 记住 人物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知识锦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听音频 划分段 课文解读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第一部分每句话的大意。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 “知”同“智”,是智慧的意思(通假字)。 【为】是。 【是】这的意思。 注 释 课文翻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 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课文解读 讲 解 2.这句话孔子对待任何事物有什么态度 谦虚、诚恳、老实 这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同时也是对其他事物的态度 1.这句话孔子持有怎样的态度? 3.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我们在学习上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文解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此处指聪敏。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注 释 课文翻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 译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课文解读 讲 解 1.这句话孔子是什么态度? 学习态度 2.这句话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