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45650

14《文言文二则 学弈》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25014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言文二则 学弈,教学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文言文二则 学弈 围棋,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传为帝尧所创,对弈双方各执黑白,交替落子,唯有纵观全局、见微知著者才能最终获胜。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围绕着围棋也留下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 导入新课 走近作者 作者名片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朗读时有困难的地方,发现容易读错的词句。 初读课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zhuó yú wéi wèi wéi 读准字音 fú wéi 初读课文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根据所处语境分析字义,再因义定音。 wéi 为是其智弗若与? wèi 认为 因为 为 缴 思援弓缴而射之 zhuó 缴械 jiǎo 多音字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故事。 整体感知 对照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课堂互动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于 全国 “秋”是人名,因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的人 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弈秋,春秋时期鲁国人,名秋。他特别喜欢下围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时下棋的第一高手。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只听弈秋的教诲。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 让。 教导。 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课文解读 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译文: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想要拉弓把它射下来。 引,拉。 课文解读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指弈秋的教诲。 鸿鹄。 课文解读 一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译文: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 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不如。 他,代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课文解读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 说:不是这样的。 说。 因为。 这样。 他的智力 课文解读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鸿鹄要到来,想拉弓箭把鸿鹄射下来。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不如前一个人了。是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你能连起来说说课文的内容吗? 课堂互动 看图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课堂互动 弈秋诲二人弈,二人俱学(条件一样),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态度不同 ? 品读感悟 本文讲的是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同样条件下持不同的态度做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主旨概括 孟子名句节选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延伸拓展 学 弈 专心致志 成功 三心二意 失败 学习之理 贵在专心 板书设计 孔子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会是一个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小儿辩日》。 设疑导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