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72292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22(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1次 大小:294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
  • cover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第122期) 文化知识篇 高中语文必背传统文化经典素材(一) 《管子》精选20句 管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先秦诸子中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法家先驱”,管仲的思想集中体现于《管子》一书。《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它是研究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今日知行君精心挑选《管子》中20句话,与各位朋友共读。 0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子·霸形》 【释义】一个善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善待你。《孟子》中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 02.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管子·小匡》 【释义】人在年幼时就开始学习,用心容易专一,没有别的事情干扰,所以容易学成。有人说,14岁前是学习的黄金时期,暂不说其中的科学依据,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好奇心、理解力、想象力和创作力正处旺盛期,也是集中学习受干扰少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孩子最佳培养阶段,家长要懂得培养。 03.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管子·小称》 【释义】应该忧虑的是自身不好,而不该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老子》中说“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人生要多些反思,也要多些扪心自问,看清自己更重要。 0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 【释义】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峻;贤明的君主不嫌弃百姓,所以能够聚集众多的臣民;读书人不厌倦学习,所以能达到圣贤的境界。 05.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释义】人一定要懂得“礼”之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 06.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未之有也。———《管子·七法》 【释义】意见正确而不被采纳,意见错误而不被废止,有功的人得不到奖赏,有罪的人得不到惩治,这样能够治理好百姓国家的,从来没有过。 07.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管子·侈靡》 【释义】不能察觉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的端倪的人,灾难就要降临到他身上。 08.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管子·牧民》 【释义】不去尝试办不到的事情,不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不居于不能持久的地位,不推行不可重复的政策。 09.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管子·形势》 【释义】为人高傲自夸,喜欢独断专行,这是行事办事的祸患。 10.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管子·戒》 【释义】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博学多识但不知道反省自己,一定会出问题。孔子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上减少过失,行为上减少悔恨,多反省自己,慎言慎行,成功就不会远了。 11.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管子·宙合》 【释义】耳朵是负责听的,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这叫做聪明。 12.金心在中不可匿,外见于形容,可知于颜色。———《管子·心术下》 【释义】一个人的心灵美好,是不可能掩蔽的,这会表现在形体容貌上,也能在神色上看得出来。 13.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管子·法法》。 【释义】不以法推行法度,则国事没有常规,办事的时候就没有规矩可循;法度不用法的手段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