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拉风箱呼呼响》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特点。 2、通过演唱、体验、对比欣赏湖南花鼓戏唱段,引导学生对花鼓戏这种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感受花鼓戏的魅力,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3、通过演唱、表演体验花鼓戏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激发学生对本土戏曲音乐文化的热爱。 学情分析: 《梨园百花(二)》是湖南文艺-出卷网-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主题都是“中国戏曲”。中国戏曲同印度梵局、古希腊悲喜剧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戏剧”形式。在七年级下册学生已经了解了中国的国剧“京剧”,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剧种:豫剧、黄梅戏、越剧等。基于内容繁多,如全部讲完学生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每一种戏曲种类的魅力,故本节课特选取湖南本土的戏种———花鼓戏进行教学设计。 花鼓戏是湖南最著名的戏种,源于民歌,也是湖南境内最为流行的地方小戏,分为长沙、岳阳、衡阳、邵阳花鼓戏等等,各具不同的风格。按其结构和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四类。都有粗犷爽朗、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音乐主要以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适于歌舞戏。湖南花鼓戏的传统剧本有500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现实生活题材,表现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家庭生活和劳动生活。 湖南花鼓戏是本土的戏曲种类,但现在的学生喜欢比较新潮的事物,他们觉得戏曲都很土、不够洋气和高大上。所以怎么样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样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深刻感受到花鼓戏的独特魅力,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所在。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接受、了解这一种已有两百多年的戏曲种类,更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在对比欣赏体验中感受花鼓戏艺术的魅力以及艺术特征。 2、通过演唱、表演唱段《手拉风箱呼呼响》,了解花鼓戏的唱腔、表演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在听、唱的过程中,了正确掌握和理会花鼓戏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老师屏幕上有一首大家熟悉的歌谣,现在请一位同学来唱一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师: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听一个新鲜版的《小兔子乖乖》(廖佳琳花鼓戏版) 生:唱的长沙话,还加入了念白,花鼓戏版的戏曲韵味浓厚。 师:同学们平时听的音乐大多是流行音乐,现在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中加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而廖佳琳一位稀缺的假声花腔男高音,他将花鼓戏的声腔与高大上的流行音乐完美的柔和。这种创作对我们花鼓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都知道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我们的国宝。所以,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湖南人,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展我们本土的优秀戏曲艺术。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湖南花鼓戏,欣赏名段《手拉风箱呼呼响》。 师:(课件展示)花鼓戏基本特征 (二)、简介花鼓戏及湖南花鼓戏的角色行当、伴奏乐器、代表人物。 花鼓戏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部分,它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 安徽等省。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都是用各地的方言演唱,音乐风格也各不相同。花鼓戏一般指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又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等,它们的音乐风格差不多,就是使用的方言不同。经典剧目有《刘海砍樵》、《补锅》、《打铜锣》、《张先生讨学钱》等。 角色行当尤其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有特色,因此把他们合成为“三小”。 伴奏乐器主要有唢呐、琵琶、花鼓大筒、小锣、堂鼓、梆子等。 代表人物是当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老师。 (三)、欣赏《手拉风箱呼呼响》 教师播放《手拉风箱呼呼响》的表演视频,学生观赏。 师:本唱段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