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11299

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7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33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单元,谁说女子享清闲
  • cover
《谁说女子享清闲》教学设计   一、课题: 七年级(下)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二、教学对象分析: 戏曲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我国传统戏曲还不是很了解,通过此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活动目标:   1、课外收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学生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还有很多关于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激发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的兴趣,认识戏曲大舞台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二)戏曲知识知多少:检验知识的收集,整理,有学生来主持。   (三)考考你: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掌握。   (四)出谋划策:   (五)作业   (六)全班齐唱“唱脸谱”。   六、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困难 媒体设计 对戏曲的系统认识 利用幻灯片展示戏曲知识及配合学生表演的戏曲影视 课堂气氛的活跃   七、课程实施   (一)导入:(激发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的兴趣,认识戏曲大舞台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学生对戏曲文化的热爱)。   师: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主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分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板书:戏曲大舞台)   (二)戏曲知识知多少:检验知识的收集,整理,有学生来主持。   1、介绍戏曲的起源和形成。   2、介绍戏曲的行当:生、旦、净、丑。由屏幕展示其画面,学生介绍。   3、主要戏曲剧种简介:   昆剧:介绍其形成及特点。   京剧:     A、京剧的形成及特点。     B、京剧旦角流派。     C、自制脸谱欣赏。     D、模仿秀:“斗智”选段,“红灯记”选段,学生点评。   黄梅戏:     A、黄梅戏的特点。     B、模仿秀“女驸马”选段,“天仙配”选段。   豫剧:   A、豫剧的特点。   B、模仿秀“花木兰”选段。   (三)考考你:检验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掌握。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戏曲剧是什么?(中国戏曲)   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6、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7、戏曲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术手法(手,眼,身,法,步)   8、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没有实物的表演:虚拟)   9、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10、京剧“四大名旦”是(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四)出谋划策:刚才我们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也欣赏了戏曲的名段,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了它博大的内涵,悠长的韵味,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同学们面对此现象,你们开动脑筋,谈一谈,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