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29046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春之声——春游 课件(共16张PPT内嵌视频)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26927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课件,视频,内嵌,PPT,16张
  • cover
(课件网) 欢迎进入音乐课堂 安老师制作 春之声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鸣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之春游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 ,学堂乐歌 作者简介 李叔同简介 X X X X X X X ﹒ 节奏训练 da 6/8 6/8: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强弱规律: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旋律训练 6/8 ﹒ ﹒ 2 2 2 5︱4 4 3︱5 5 7 6︱5 #4 5 mp p 6/8 p mp 7 7 7 7︱2 7 1︱3 3 2 1 ︱7 6 7 #4 ‖ 初听春游 节拍 节奏 速度 力度 6/8 明快 中速 稍强 听完乐曲,回答问题。 # 春 游 # 春 游 同头换尾: 是乐句前半段保持不变,在后半段进行变化 小组讨论 歌曲《春游》是什么曲式结构?如何划分的呢? 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有什么不同? 哪两个乐句完全相同? 哪个乐句与其他乐句完全不同? 学一学唱一唱 春之声 听听不同声音的演唱 课堂延伸 学堂乐歌 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新式学堂纷纷建立,学者们开始在学堂开设音乐课,教唱一些为学堂唱歌而创编的歌曲。而这些新作的歌曲就是早期的学堂乐歌。 曲调大多是来自日本以及欧美,由国人填以新词创编而成,后来也会采用民间小调和新创曲调,但数量较少。 课堂延伸 学堂乐歌及代表人物 沈心工 李叔同 曾志忞 1、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 2、使“集体歌唱” 形式深入人心; 3、使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在中国传播; 4、培养了一批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 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 谢谢观赏 BYE BYE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