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763119

第三单元 课文古代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1620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三,PPT,工科,模块,职业,语文
  • cover
(课件网) 请问,你能看到多少张脸?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韵脚和节奏。 掌握重点字词,翻译全诗,理解诗意。 诵读诗歌,赏析诗文内容和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鉴赏与评价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1. 4. 2. 3. 作者简介 唐代诗人。其诗独树一帜,被称为“李长吉体”,被人称为“鬼才”、“诗鬼”。 李贺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诗人,据李商隐《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每天都要骑着毛驴外出游览,遇有所得,便写在纸上,投入身边锦囊中。晚上在灯下取出,再仔细修改。 虽只活了二十七岁,但对当时、后世影响都很大。他十八岁时写的诗《雁门太守行》,让一代文豪韩愈读后也不由肃然起敬。 李贺,字长吉 情景导入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读———读准节奏 节奏:223 李 凭 箜 篌 引 品———品诗意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吴地的丝,蜀地的桐,代指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这里说明箜篌的质地精良。 弹奏 使… …凝 下沉,凝滞 见课本注释 指长安 昆仑山 哭泣 古代长安四面各有三个门 天帝,这里也指皇帝 打动 沉浸 冷气寒光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引出 教神女音乐 《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形容乐声优美。 吴刚 靠 露滴 打湿 品———品诗意 吴丝蜀桐张高秋 吴丝蜀桐:吴地的蚕丝做琴弦,蜀地的梧桐做琴身。欲言音乐之美,先说乐器之精。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突出音乐的高雅,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 “高秋”一语,除了写物亦即写人,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既点明了演奏的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的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 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侧面)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空山凝云颓不流 “响遏行云”———《列子 ·汤问》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飘散在寂寞山间的闲云都为之动容,驻足静听。  侧面烘托,移情于物,连云都被迷住了,可想箜篌乐声多么美妙。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音乐变得愁苦郁闷,我们仿佛听到娥皇和女英在湘江边为舜痛哭不己,泪尽,继之以血,将湘江之竹尽染绯红;又仿佛在重温素女弹奏起五十弦瑟,令人悲不自禁……(从侧面写出了音乐声的感人肺腑) 面对这样出神入化的音乐,人们不仅要问,这是谁呀?能够弹奏也这么感人的音乐?有人告诉我们,这原来是李凭在国都之中弹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山句”以声写声,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昆山玉碎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凤凰叫,唤起孤独哀鸣的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