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65595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395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教案,2022,2023
  • cover
《虞美人》 教学设计 课题 虞美人 学科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学情分析 1.内容分析: (1)知识地位和作用 《虞美人》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第三篇课文。这是李煜被俘入宋后第二年写的一首怀念故国的词。南宋灭亡,李煜失去皇帝宝座,结束了他纵情声色、侈陈游宴的苟且偷安的生活,由一国之主巨变为倍受屈辱的阶下囚。面对严酷的现实生活,李煜沉浸在故国之思的沉痛之中,从而写下了这首词。相传在后主生日(七月七日)的晚上,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听到后,十分生气,名人赐予牵机药,将李煜毒死、这首词成了后主的绝命词。学习本词要让学生体会诗歌含蓄不尽,余味悠长的愁情别绪,了解词人亡国后的深哀巨痛,领会词作感动人心乃至传颂至今的深刻原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家国情怀。 教材内容: 这首词语言比较直白,感情比较激越,让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对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础上背诵本文。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写愁情较为出名的,学生们可以学习李煜的写作风格与写作方法,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是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是我们赏析的重点。本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了词人悲愤相续的心理活动。所以我们要调动情感积累去仔细领会。 教学处理: 本文作者李煜,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词人,但是学生们对李煜本人及其创作风格并不是很了解,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同时抓好该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诗词的学习不仅仅需要了解创作背景,也需要了解诗歌基础知识。因此,课堂的第二步,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词与词牌的基础文学常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词意。 本首词写作精简,字短意长,以水喻愁,风格明确,学生们可以学习李煜的写作修辞运用,赏析本文。 知识类型:言语信息。 2.学情分析: (1)过去:学生们学习过李煜的《相见欢》, 对李煜有基础了解,并且学生可以独立鉴赏诗歌,分析并且整合自己的基础答案。 (2)现在:本词虽是双调,却很短小,上下阕各28个字,学生对词句的理解与把握并不难。但是要使学生对此建立深刻的认识并提高相应的鉴赏水平,并不容易。在教学中,教师要有准确的定位,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要有积极的思考,做好充分的自学和合作学习。 (3)未来:中国古典诗歌有着它独特的说理论证魅力,学生们理解词,感受中华语言诗意的表达,培养自身坚定的家国信念感,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读准字音,阅读相关文化常识背景资料,了解《虞美人》的创作背景。 以诗歌主要情感 “愁”为线索,通过层层点拨,能够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进而感悟其意境,把握词人的万千愁情 通过课堂上反复诵读和分析理解诗句,能够在课后流利地背诵和默写本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词的主题,也就是词人李煜作为亡国之君的独特感慨与悲戚。 教学难点: 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 教具 黑板、多媒体平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3min)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明月图片) 同学们,大家来看看老师的PPT上有什么呢?对了月亮,在我们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是一个很特殊的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他会变成不同的形态:冷月 残月 圆月 孤月等等,它好像总是可以引发诗人各种各样的情感。 提问: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当你身处异乡,明月又会添置什么样的情愫呢 明确:“月圆人团圆” 生:对,这也就是我们说的“离人情———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李煜的《虞美人》,看看它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