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17041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魏晋诗歌交流会-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第二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283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中,单元,课时,第二,魏晋诗歌交流会-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上册
  • cover
《魏晋诗歌交流会———感志士之慨,隐士之情》(二) ———同步测试 一、课内诗歌阅读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郑风 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 小雅 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 形解》的话,用借代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 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却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2)“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几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 _____ (3)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其一》这首诗中哪些诗句能说明作者一直以来的“愿”究竟是什么愿望?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_____ _____ 二、拓展阅读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却东西门行 [东汉]曹操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馀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反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雁”万里远征,不管是“食南稻”还是“复北翔”,都只能依从节令的变化。 B.“转蓬”即飞蓬,诗中的“转蓬”经历“万岁”却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的漫长感非常强烈。 C.“戎马”两句写出了征人马不解鞍、甲不离身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之情。 D.全诗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愁苦类的主观色彩的词语,但朴实之语,也有动人心魄的效果。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任选两种分析。 _____ 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 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 文翁③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檀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