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1922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人教实验版) 期中检测题(含答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1661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检测,期中,实验,人教,中学,历史
    期中检测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分) 1.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开凿了大运河 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2.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 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 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 D.唐太宗创立科举制 3.(2013·福建福州中考)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北魏孝文帝 C.唐玄宗 D.忽必烈 4.唐朝时发明的筒车,主要优势体现在( ) 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可用于排涝 D.提高了耕作技术 5.“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 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增设殿试和武举 C.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重视地方吏治 6.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2013·山东威海中考)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8.“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里称颂的是 ( ) A.隋朝大运河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9.(2013·山东威海中考)在我国漫长的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产生了近11万名进士。进士是从下列哪个朝代开始通过科举考试产生的(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10.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语),以至于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隋文帝———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D.武则天———殿试的开始 11.藏族的祖先是( ) A.吐蕃人 B.回纥人 C.南诏人 D.突厥人 12.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天竺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13.宋太祖和宋太宗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 A.北方      B.全国      C.西南和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 14.(2013·湖南长沙中考)历史上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 ) A.西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中后期 D.南宋 15.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朱元璋 D.康熙皇帝 16.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7.“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的是( ) A.苏州、湖州 B.湖南、江苏 C.苏南、湖州 D.苏州、湖北 18.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14年是西藏地区和平解放63周年。西藏在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