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19262

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件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19816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4课,中古,时期,亚洲,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古时期的亚洲 必修下 中外历史纲要 第4课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本单元时间轴 课堂导入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是七大洲当中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的总面积达4457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0%,如此之大的面积,注定亚洲各地区的国家和人们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区域内有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亚洲一般可以划分为六大地理区域,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阿拉伯帝国 1 阿拉伯数字 一千零一夜 伊斯兰教 伊斯兰建筑 怛罗斯之战 穆罕默德 耶路撒冷 我们所认识的阿拉伯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初 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632年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8世纪中期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622年 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7世纪中期起 750年阿拉伯帝国全盛时的疆界 政教合一 一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阿拉伯帝国的对外扩张是建立在政教合一、商业文明、游牧文化的综合基础上,扩张势头比汉帝国、罗马帝国更加猛烈,在默罕默德以真主名义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为满足统治者的权力欲求及对商路和土地的需求,阿拉伯帝国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以宗教为名的扩张运动,建立了一个继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政教合一的体制产生了极大地向外冲击力。在当时等级制盛行的历史条件下,伊斯兰教的平等主张还是比较进步和受到下层人民欢迎的,真主和古兰经使阿拉伯人无所畏惧,士兵作战勇敢,不怕死亡。在以宗教为名的扩张战争中,战斗热情明显强于周边的民族。 根据材料说明阿拉伯帝国兴起和建立的有利条件 ①政治基础:7世纪,默罕默德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 ②经济因素:北方土地肥沃的新月地区文明的吸引 ③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组织形式 ④军事因素:阿拉伯军队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提高军队战斗力 ⑤群众基础:下层人民的支持 ⑥外部形势:周边王朝外强中干,日落西山 一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务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632 661 1258 750 四大哈里发时期 倭马亚王朝 (白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 (黑衣大食) 鼎 盛 曼苏尔(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不仅是独揽政教大权的世俗专制君主,同时也是神。……为了贯彻专制集权统治,曼苏尔建立了一套组织庞大而严密的官僚统治机构,并设立“维吉尔”(即宰相),为政府最高长官,辅佐哈里发总理万机,权力极大。中央机关设各部局,分掌各种行政事务,重要的有财政、驿站(监察)、司法、工商、农业和军事等部。……财政收入是帝国的经济命脉,各省的财政总监由哈里发直接任命,并不受总督的管辖。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二 阿拉伯帝国的鼎盛 1.政治 (1)商品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2)转运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东亚、西欧、非洲等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3)城市发达:帝国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首都巴格达,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央,扼水陆交通之要冲,极盛时期城市人口多达150万,……巴格达码头经常停泊数百艘来自全国各地和各国的船只,其中也有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