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32312

人教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5课)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9793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下册,人教,统编,历史,第一
  • cover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2023年第二学期) 考试范围:1-5课;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统治者残暴 B.实现了统一 C.繁荣而短暂 D.大运河开通 2.“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富强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统一全国,增强了实力 B.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改革措施 C.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D.隋统一后,南北交流加强 3.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西自黄河东至准,绿阴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与诗句描绘相关的是( ) A.隋朝的统一 B.大运河开通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公元618年,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今扬州)自觉大势已去,揽镜自照,无奈哀叹“好头颅,不知谁当斩之!”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是( ) A.隋炀帝酷虐残暴,隋朝行将灭亡 B.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实现了统一 C.隋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联系 D.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南朝 5.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朝建立时间是( ) A.公元6世纪前期 B.公元6世纪后期 C.公元7世纪后期 D.公元7世纪前期 6.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7.“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以上诗歌是对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评价。她突出的贡献是( ) A.创立殿试制度 B.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C.重视地方吏治 D.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8.当下我国政府正力争建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人治国理政时共同关注的问题是 A.重视人才 B.厉行节俭 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 9.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从唐朝社会发展的特征来看,盛唐气象出现的基础是 ( ) A.交流与交融 B.专制与反抗 C.开明与开放 D.动荡与纷争 10.唐诗题材丰富,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反映了唐朝的时代风貌。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的是( )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小红同学在网上搜集了四幅中国古代历史的图片以便与同学交流,请你给这四幅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A.民族交往与融合 B.宗教与艺术 C.社会繁荣与开放 D.中华文明起源 12.唐玄宗年间,鉴真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感动,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这一事件的背景是( ) A.唐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的手工业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13.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大变革的时代 14.唐朝长安城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下列关于这座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长安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 B.长安城里可遇到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人 C.可以在长安城的坊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