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38250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高一语文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276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高一,语文,课件,26张
  • cover
(课件网)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马克思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课前预习 1.了解马克思、演讲稿、《共产党宣言》等相关文学常识,理解题目及写作背景。2.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反复朗读本篇课文。3.结合资料注释对文章文意进行梳理,标注出层次段落,基本了解文章内容。 资料储备 1.了解作者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文学常识 演讲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在各种会议上,它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倡议。演讲词有三种类型: (1)叙事型: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适当的议论、说明和抒情。叙事演讲词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记叙描述,表达演讲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2)说理型: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它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3)抒情型: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在演讲中抒发演讲者爱恨悲喜等强烈感情。对听众动之以情,以“情”这把钥匙来开启听众心灵。 素材积累—马克思名句 1.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2.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 3.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4.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5.思考一切。 素材积累—马克思名句 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7.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8.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以光辉的顶点。 9.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10.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1、大声朗读课文,感悟演讲稿的语言气势。 2.找出这次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 3. 逐段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演讲的思路。 文本研读 明确:主旨: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3. 逐段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演讲的思路。 第1段:微不足道的1848年革命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的秘密。 第2段:革命给欧洲社会带来巨大的威慑力。 第3段:19世纪的伟大事实:进步与衰颓并存。 第4段:只有工人才能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 文本研读 1、演说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什么首先从1848年谈起? (1)形成落差,吸引听众。 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 (2)鲜明对比,突出重心 文章开头运用比喻,将1848年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将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恢弘气势及深远意义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其身心得到震撼。 问题导向 2.第四段中,“我们看到”后面的内容说明了什么?与上下文有何关联? 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扰。即上文第三段,“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