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48460

1.儒家散文对比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庖丁解牛》《齐桓晋文之事》比较阅读课件-(共16张PPT)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76809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阅读,统编,下册,必修,语文,高一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文化传承与理解 目录 流畅诵读 圈点勾画 壹 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 诸子散文在论事说理方面的不同特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贰 史传经典中的人物带给你的启示? 史传散文在叙事写人方面的艺术手法 《烛之武退秦师》 《鸿门宴》 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门弟子所谈的理想分别是什么?孔子又做何表态? 壹 理解孔子“哂由”的原因 贰 探究孔子“与点”的原因 侍于君子,不顾而对,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篇》 子曰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公冶长》 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门十哲) ———《论语·先进》 更深刻的原因是在子路的治国观念与孔夫子大相径庭。首先,孔子政治理想是仁政,以道德理性统一思想,以礼乐体制规范行为,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而子路着眼的是,邦国的军事暴力,千乘的战车,对抗外敌,其次是,把老百姓训练得“知勇”,好勇斗狠。显然这个得意门生与孔子的理想政治有很大的差异。 孔子“与点”的原因 莫 春 者, 春 服 既 成, 冠 者 五 六 人, 童 子 六七人,浴 乎 沂,风 乎 舞雩,咏 而 归。 阅读下面的材料,你如何理解孔子“与点”的原因? 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 ———《论语集注》引程子语 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 ———《论语·公冶长》 子曰 :“ ……邦有道,则仕 ;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卫灵公》 深邃的理解,不能忘记,这样的语言,不但提供了一幅逍遥的图画,而且构成了一首乐曲,特别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把虚词“乎”字放在动词“沐”和“风”之后,而不是像前文中把语气词放在句子的结尾,更强化了一种逍遥的风貌:三五成群,老老少少,沐浴着暮春的水温,迎着扑面的春风,歌唱着,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体验着人际的和谐。这样的情境,带着很强的抒情性,构成一种诗化的情调,这样的诗意,在先秦散文叙述理性以回避抒情为务,连倾向性都要隐蔽的传统中,可以说是空前的审美艺术瑰宝。 如——— 如果: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至于:如其礼乐。 或者:如会同。 以——— 介词,因为:以吾一日长乎尔。 通“已”,停止:毋吾以也。 介词,用:加之以师旅|为国以礼。 连词,来:以俟君子。 贰 《庖丁解牛》 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之中蕴含的“道”。 壹 庖丁解牛经过哪三个阶段? 贰 选文中最能代表庖丁观点的一句话是什么?庖丁所说的“道”是指什么? 了解了牛的生理构造,懂得了事物的内部机理,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可以凭借超越感官的“心”和“神”,;来操纵事物,这就是所谓的“神遇”。眼耳鼻舍的感官所获,只能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要真正深入事物的本质,必须也只能依靠“心”“神”,这就是所谓的“官知止而神欲行”。如此,就可以“依乎天理”而行事。此处讲的“天理”就是“天道”,就是事物的自然而原本的样子,就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就是庄子所宣扬的高于一切的“道”。 结合选文,填写表格。 处事观念 社会理想 治国理念 儒家 道家 儒道共同点 结合选文,填写表格。 处事观念 社会理想 治国理念 儒家 入世 礼义教化、天下大同、百姓 为国以礼 道家 出世 自然、天人合一、不为物役 无为而治 儒道共同点 人与自然 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生活于世 叁 齐桓晋文之事 注意把握文中的主要观点,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