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49856

2 姓氏歌 教案 2课时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84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姓氏,教案,2课时
  • cover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姓氏歌》教学设计 《姓氏歌》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姓、氏”等5个字和弓字旁,会写“姓、什”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 3.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教学重点】 认识“姓、氏”等5个字和弓字旁,会写“姓、什”等4个字。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读过《百家姓》吗?你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 预设:我读过这本书。《百家姓》中有许多姓氏。 点拨:《百家姓》是一本关于我们中国姓氏文化的书。 2.认读生字“姓”“氏”,了解“姓氏”。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姓”,教师范读,学生开火车认读。 (2)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姓:你能说说自己姓什么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氏”,教师范读,学生开火车认读。 (4)教师讲解:姓氏,是标示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之一,中国的姓氏多达5000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姓氏有关的儿歌《姓氏歌》。 3.板书课题:姓氏歌。 4.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根据《百家姓》编写而成的识字课文,新课伊始就以《百家姓》切入,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另外,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姓氏,是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入手,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对新课充满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1)出示听读任务:认真听读课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2)圈出顿号,教师讲解:这里有几个像小雨点一样的符号,叫顿号。碰到顿号的时候,字和字、词和词之间要像小雨点滴下来一样,“滴答、滴答”,读出短短的停顿。 (3)指名读第二小节,关注学生是否读好顿号的停顿。 (4)全班齐读第二小节。 2.学生再读课文,圈出姓氏。 (1)出示自读任务: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圈画出课文中介绍的姓氏。 (2)交流圈画的姓氏,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名学生上台圈画,全班校对。 ②小老师领读圈画的姓氏,其余学生跟读。 (3)多种形式认读姓氏。 ①引导学生质疑:同学们,仔细观察圈出的姓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有的姓是一个字,有的姓是两个字。 ②出示单姓和复姓,引导学生总结单姓和复姓的区别。 点拨:“李、张、王”等13个姓氏只有一个字,是单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等4个姓氏有两个字,是复姓。(板书:单姓 复姓) ③男生读单姓,女生读复姓,齐读姓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圈画姓氏、交流发现等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体会中国姓氏的多样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学习第一小节和课后第二题,随文识字,了解介绍姓氏的不同方法。 2.探究过程 ①自读第一小节,对照生字表,圈画出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②小组交流:第一小节和课后第二题中介绍姓氏的方法。 ③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 3.探究活动 (1)随文识字,学习借助“加一加”的方法介绍姓氏。 ①出示前八句,引导:请圈画出文中标点,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这里是“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 ②师生合作朗读。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③随文识记“李、张”。 引导:为什么文中会说“木子李”“弓长张”呢?(学生自由回答) 点拨“李”: A.出示:木+子→李。 B.认识李白、李世民,教师讲解:唐代大诗人李白和唐太宗李世民都姓李。(也可引导孩子用生活中或者班级中喜闻乐见的其他名字介绍姓氏“李”) C.指导朗读前四句。 点拨“张”: A.出示:弓+长→张。 B.学习弓字旁。教师讲解:你们瞧,这弓拉满弦的样子和“弓”字一模一样。 引导: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弓字旁的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