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54640

桂枝香 金陵怀古-高一语文课件(共42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3614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统编,PPT,42张,桂枝,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目标展示 教学目标 1.读懂诗歌,从意象入手分析鉴赏并背诵。 2.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发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3.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歌之美,品味诗人之情。 2.掌握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基础知识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曾给皇帝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前后两度为相。因保守派的顽固反对,变法并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晚年退居金陵,世称荆公。卒谥文。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背景介绍 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文题解读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桂枝香慢”。此调为北宋新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为创调之作。据毛先舒《填词名解》记载:《桂枝香》这个词牌名出自唐朝人裴思谦,裴到长安参加殿试后,和同伴们到风月场所的平康里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时,有黄门来报喜说他高中状元,他欣喜作诗,诗歌里有“夜来新惹桂枝香”的句子。这一词牌的词作的代表作有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等。 感知全文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桂枝香 金陵怀古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 金陵怀古翻译 登上高楼纵目远眺,故都金陵正值晚秋时节,天气正变得清朗肃爽。 长江奔流千里澄净如白绢一般,青翠的山峰攒聚在一处。斜阳里船只来来去去,西风吹着斜立的酒旗飞舞。 天际的彩船如在云里,白鹭纷纷似从天河飞起,如此胜景丹青也难以画出。 桂枝香 金陵怀古翻译 想当年这里一片繁华竞相追逐。 可叹有人兵临城下有人醉饮楼头,六朝旧事悲恨相续不断。千百年后登临时,对此空自嗟叹昔日的盛衰荣辱。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逝去,只剩下寒烟衰草凝成一片绿色。到如今歌女还不知亡国之恨,时时唱着那只《后庭花》的曲子。 重点字词 簇:聚积。 故国:旧都城。 征帆去棹:来往船只。 彩舟:华美的船。 星河:倒映着星空的长江。 文本分析 (1)读这首词,你感受到了什么?请概括上阕和下阕的内容。 (1)词的上阕写词人登临送目所见的金陵秋景。词人通过对长江、翠峰、船只、残阳、酒旗、彩舟、白鹭等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山河图。 词的下阕怀古、抒情。借凭吊六朝遗迹,讽喻当朝统治者不知吸取历史教训,表达了词人的忧国之情。 (2)你认为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2)“叹”。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通过描写金陵壮丽的景色,而引发词人怀古伤今之情。 (3)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3)长江(橙江似练)、翠峰、船只(征帆去悼)、残阳、酒旗(酒家)、彩舟、星河(长江)、白鹭。 (4)开篇的“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与众不同,应如何理解? (4)在充满六朝兴衰悲剧气息的金陵故都城头,在伤感情绪十足的晚秋季节,词人登临送目,所感到的不是满地肃杀之气,而是一派生机勃勃;不是一片萧瑟衰败,而是高远明丽。这里没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