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68355

大象版(2017秋)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713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大象,练习,同步,月球,地球,单元
  • cover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同步练习)四年级下册科学 大象版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球体证据的是( )。 A.神话传说 B.月食的阴影 C.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 2.夜晚奇奇沿着马路从a点走到b点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 A.先由短变长再变短 B.先由长变短再变长 C.没有变化 3.古诗“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中提到的月相有( )。 A.新月、满月 B.新月、蛾眉月 C.蛾眉月、满月 4.帆船从远处驶来,我们先看到的是( )。 A.船头 B.船身 C.桅杆 5.在太阳下,一根竖直插在地上的细木棒的影子逐渐变短,据此可知这时是(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6.太阳在东南方,阳光下的影子偏(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7.夜晚,小刚经过一盏路灯下,他的影子变化是( )。 A.先变短后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不变 8.傍晚时分,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在(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9.一天下午,奇奇测量一棵小树的影长为2米,过1小时后再去测量,小树的影长可能是( )。 A.1.5米 B.1.8米 C.2米 D.2.5米 10.在用手电筒照射圆柱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电筒的位置越高,木圆柱的影子就越长 B.手电筒照射在东边,木圆柱的影子在西边 C.不管木圆柱怎么摆放,手电筒照射出的影子形状都一样 11.在光照条件下,下列不能产生影子的物体是( )。 A.透明玻璃 B.书本 C.圆珠笔 12.我们观察到,一天中大树影子的变化规律是_____。 A.从西到东运动 B.从长到短变化 C.上午由短到长,下午由长倒短 13.下列不能用来观测宇宙中的星体的设备是( )。 A.天文望远镜 B.显微镜 C.中国天眼 14.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意大利的( )。 A.牛顿 B.伽利略 C.亚里士多德 二、填空题 15.太阳每天由东向西移动,阳光下的影子由_____向_____移动。 16.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_____也随之发生改变。 17.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凸凹不平的。 18.“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的月相应是_____。 三、连线题 19.把地球或月球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 没有空气 月球 春暖花开 地球 有丰富的液态水 表面有环形山、月陆和月海 四、简答题 20.你看到《海洋与陆地》这一课题时,你想知道什么?有问题提出来。 21.请举出四句古诗词中包含月相的句子。 五、综合题 课间,四(3)班的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踩影子的游戏,一个个兴高采烈。此刻探探有了疑问: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于是她在阳光下的水平地面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从上午9:30开始,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下表是她在4个小时内测量记录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cm) 90 60 45 35 30 25 30 35 40 22.观察上表可知,第6次测量的影子长度最短,此时应该是北京时间_____点。 2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在这4个小时的时间段内,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不变 24.下图实验中记录的情景所显示的时间应该处于_____(选填“上午”“下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A 6.A 7.A 8.A 9.D 10.B 11.A 12.A 13.B 14.B 15. 西 东 16.方向和长短 17.伽利略 18.峨眉月 19. 20.海洋和陆地谁的面积大,面积比例是多少? 21.①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相是“上弦月”。 ②欧阳修《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相是“满月”或称为“望月”。 ③李康成《采莲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