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971344

辨识媒介信息 课件(共2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22302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辨识,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部编新教材(下册) 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辨识多媒介信息 —慧眼识“珠”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吗? 图中所展示的是因新冠肺炎正发生在印度的一场露天焚尸悲剧。近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五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新冠肺炎,火葬场成了最忙碌的场所之一。疫情形势严峻让印度殡葬业几乎面临崩溃,原有的火葬场都在超负荷运转。由于死亡人数快速增加、火化能力不足,印度南部的部分地方政府不得不允许人们在自己的农场、农田或花园里自行火化遗体,借此减轻公共火葬场的压力。公园里、大街边、恒河河畔,到处都是焚烧尸体的火堆,焚烧产生的橙色火焰照亮夜空。 【活动1】拨“疫苗信息”之雾———不识庐山真面目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的好消息,驱散了凛冬的严寒。但随着新冠疫苗的放开接种,有关疫苗的假消息也开始层出不穷。谣言的四起,让很多中国人对新冠疫苗的接种望而却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拨开“疫苗”信息之雾,了解虚假信息产生的过程以及产生背后的原因,找到辨识假消息的方法。 活动一 活动一 学生 分类 信息呈现 产生的假消息 产生的原因 辨识的方法 小组一 事件(疫苗)本身 小组二 媒介本身 小组三 受众本身(以身边人为主)访谈为主 课前任务:请同学们5-6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完成后课上分享成果。 活动一 “谈毒色变” 活动一 活动一 学生 分类 信息呈现 产生的假消息 产生的原因 小组一 事件(疫苗)本身 (1)疫苗全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2)接种人群年龄限制(18周岁以上)。 (3)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4)有不适宜接种人群。 (5)接种后留观区域留观30分钟。 (6)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 (1)朝人体注射另一种病毒会肌肉萎缩。 (2)60岁以上的人不能接种。 (3)有很强的副作用。 (4)疫苗的保护性不强,很多人接种不成功。 (1)对未知事物的不了解。 (2)恐惧害怕心理。 活动一 小众媒体炮制新闻噱头,哗众取宠。 流量是王道 ,他们为了吸引眼球获取关注度和点击率,会用哪些手法呢? 活动一 标题党,用词夸张,断章取义,来赚取流量和点击率。 活动一 4月4日被顶上热搜的“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 是误读。(片面获取信息) 活动一 迎合公众猎奇或想占便宜的心理 活动一 学生 分类 信息呈现 产生的假消息 产生的原因 小组二 媒介本身 (1)世卫不建议孕妇接种莫德纳新冠疫苗。 (2)英国7人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于血栓,但目前不清楚死因是否关联接种这款疫苗。 (3)60岁及以上老人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4)新冠疫苗保护期只管半年是误读。 (1)世卫不建议接种莫德纳新冠疫苗。 (2)英国7人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后死亡。 (3)60岁以上的人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4)新冠疫苗保护期只有半年,半年后还要重新接种。 (1)标题党,片面夸大副作用,来赚取流量和点击率。 (2)夸大其词,断章取义。 (3)小众媒体炮制新闻噱头,哗众取宠。 (4)刻意煽动或迎合社会情绪 活动一 文化程度不高 思维定势,人云亦云 从众侥幸的心理 大部分处于观望态度 活动一 学生 分类 信息呈现 产生的假新闻 产生的原因 小组三 受众本身(以身边人为主) 访谈为主 (1)备孕,听说打新冠疫苗三年不能要孩子。 (2)新冠疫苗是给身体注射另一种病毒。病毒有什么副作用还不清楚。 (3)听说疫苗只能管半年,我不如喝点酒,或者我喝点双黄连口服液,打不打无所谓。 (4)你们都打了,我就不用打了。 (1)打疫苗导致不育不孕。 (2)打新冠疫苗致癌。 (3)别人都打了,我就安全了。 (1)偏信小道消息。 (2)文化程度不高。 (3)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