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026412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四下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苗岭的早晨》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4126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核心,素养,目标,人教,四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苗岭的早晨》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卷网-四年级下册《苗岭的早晨》是1974年白诚仁先生特意为俞逊发新发明的口笛”创作的曲目,曾被中国艺术团在世界演出,享誉海外。1975年由作曲家陈钢创编成为小提琴曲。乐曲短小精悍,曲调热烈明快,描绘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秀丽图景,既保留了原口笛音乐的特色,又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特性,并吸收了二胡的滑音、笛子的花舌等我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展示了热情奔放的苗家舞蹈,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苗族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音域宽广、情感丰富、对比明显,在中国小提琴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5、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苗岭的早晨》 第2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聆听《苗岭的早晨》,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想象力。欣赏歌曲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艺术表现目标:通过听赏《苗岭的早晨》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创意实践目标:通过聆听、感受、模唱等活动能够分辨《苗岭的早晨》的乐曲结构,感受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通过划旋律线条、律动等方法表现歌曲。文化理解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体验和描绘出作品所刻画的形象,充分理解音乐的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扩大学生的视野。 重点 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培养学生区分乐曲段落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难点 通过聆听、感受、模唱等活动能够分辨《苗岭的早晨》的乐曲结构,感受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通过划旋律线条、律动等方法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飞歌吗?生:是不是少数民族的歌曲师:没错,《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师:让我们通过歌曲来感受一下苗族飞歌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听过飞歌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由飞歌为素材创作的乐曲《苗岭的早晨》 背景简介作者简介随琴哼唱《歌唱美丽的家乡》,请记住这段旋律,在之后的学习中找到它。聆听《苗岭的早晨》你在乐曲中听到了什么声音?如此清脆的鸟叫声是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5、聆听《苗岭的早晨》1)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2)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6、音乐知识———竹笛7、聆听《苗岭的早晨》A部分1)这段乐曲是什么速度?2)这段乐曲情绪是怎样的?3)A部分你是否觉得熟悉呢?与哪首歌相似?A部分与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相似,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飞歌”主题。4)A部分是什么拍子?5)A部分表现了什么呢6)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8、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1)跟第一部分比速度有什么变化?2)这段乐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3)聆听《苗岭的早晨》B部分a片段这段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这段乐曲情绪是怎样的?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