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861~1919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一、少年詹天佑———留学美国,立志报国 詹天佑学习履历表 姓名:詹天佑 性别: 男 出生: 专业: 学位: 家庭住址: 求学简历: ①1872年:随第一批30名幼童赴美留学 --中国近代留学运动开端 ②1878年:毕业于丘屋高中、考入耶鲁大学 (雪菲尔理工学院) ③1881年:学成归国 广东南海县(广州) 学士 土木工程系铁路工程科 1861年 詹天佑(左)与同学潘铭钟初到美国留学的合影。 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从上海出发 (最后一排左起第三为詹天佑)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派幼童出洋留学? 2.“幼童出洋留学”夭折原因(仅维持10年)? 思考与理解: 为推进洋务事业,培养洋务人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①美国发生排华事件 ②清政府保守派官僚认为留学生“抛荒中学、背弃孔孟之道”--中西社会性质和教育目的不同 二、青年詹天佑—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 1、1881年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 后派到水师学堂任英文教习。 2、1888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 3、1890成功建造关东铁路的滦河大桥--崭露头角 ●地位: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方法: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造桥墩。 唐山 4、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背景: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铁路对调兵运械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帝国主义国家(英.俄)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概况: 开工:1905年詹天佑任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负责主持修建。 困难:清廷拨款有限,时间紧迫,沿线层峦叠嶂,修路工具简陋,外国人(英俄)看热闹。 克服:为战胜(关沟线)八达岭隧道技术难题,他设计“人”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少坡度、缩短隧道距离。采用直井施工法。 结果:1909年提前全线通车 ●意义: 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填补了中国铁路史上的空白,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中国铁路之父”) 1875年 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英国人在上海建造) “凿我山川,害我田庐, 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 ———李鸿章 1881年 唐胥铁路(请英国人设计的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 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 以骡马拖载 ———马车铁道” 根据上述两张图片思考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面临哪些困难? ①清政府腐朽衰落 ②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 “人”字形路线—延长坡面,减小坡度、缩短隧道距离 直井施工法 火车行车时,采用双机头牵引。上行时,先由①处抵达②处,然后改变行车方向,再有②处到达③处。下行时则相反。 二、青年詹天佑【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条铁路】 1、1881年分配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海军驾驶、 后派到水师学堂任英文教习。 2、1888年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主持津沽段铺轨工程 3、1890年成功建造关东铁路的滦河大桥--崭露头角 ●地位: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 ●方法:将中国传统桥梁打桩法与西方近代先进技术相结合,用新式气压沉箱法造桥墩。 4、1905-1909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设计“人”字形路线,采用直井施工法)--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的奇迹,填补了中国铁路史上的空白,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三、晚年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时间 晚年贡献 1909年后 1911年 辛亥革命后 1919年 为国勘路(张绥、川汉、粤汉和洛潼铁路)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出卖路权) 詹天佑支持保路运动,推动铁路建设 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督办川粤汉铁路(完工广州-韶关段和武昌-长沙段) 出任协约国“联合监管远东铁路委员会”辖下的技术部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