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218438

第4课 子目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1-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3317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经济,必修,选择性,编版,高中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子目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纺织工具 山顶洞人使用骨针→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汉朝出现纺车和提花机→元朝以后_____普及 陶瓷工具 用_____的方式制造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坯车→南朝的匣钵→唐宋时期的支钉 冶炼工具 ①锻打工具:土炉、锤、锉。 ②铸造工具:坩埚、范 纺织机 泥条盘筑 【提醒】水排不是灌溉工具 由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风箱———水排,是冶铁工具。它利用水力鼓风冶铁,可以提高冶铁温度和生产效率。 【回顾】列举中国古代各阶段手工业成就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发达;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开始发展;两汉时期,造纸业出现;东晋南朝,纺织、陶瓷等有明显进步;唐宋元时期,制瓷技术改进,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印刷业、造纸业发展迅速;明清时期,手工业继续发展。 【提醒】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历史地位 手工业作为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进行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的制造,一直以发达闻名于世,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中国古代手工业始终处于传统农耕经济的从属地位。 1. 【史料阅读】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揽床帷。动摇多容,俯仰生姿。[(东汉)王逸《机妇赋》] 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体现了中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答案:现象:史料涉及了汉代妇女纺线织布的情景,体现了作者对织女和织机的赞美。生产方式: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2. 【探究】元代棉纺织业发展 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是麻、葛。至唐代,在内地,棉布还是稀有之物。元朝时闽广广泛种植棉花,“纺织为布”;“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推动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1289年,元朝政府在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设置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棉布十万匹;1296年,又颁布江南税则,规定棉花和棉布为夏税征收的实物。到了清代,“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元代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原因:棉布特点适合各阶层需要;棉花广泛种植;杰出人物改进棉纺织技术;政府重视并设置专门管理机构;与国家财政税收关联。 影响:推动棉花的扩大种植;促进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加政府税收的来源;丰富社会的衣着材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2022全国甲卷)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 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 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 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解析】宋代主要出口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手工业制成品,由材料“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可知手工业发达,产品享誉海外,故选D项;输入的主要是奢侈品或装饰品,不是基本的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代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材料没有海外贸易税收与其他税收的对比,不能得出“主要来源”的结论,排除C项。 D 谢谢观赏子目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知识奠基(快读教材子目二,完成表格) 纺织工具 山顶洞人使用骨针→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汉朝出现纺车和提花机→元朝以后纺织机普及 陶瓷工具 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坯车→南朝的匣钵→唐宋时期的支钉 冶炼工具 ①锻打工具:土炉、锤、锉。 ②铸造工具:坩埚、范 【提醒】水排不是灌溉工具 由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