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12275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课件(共31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6254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涉江采芙蓉 高一上必修课本 P.140 诗歌鉴赏6步走 1 知人论世 3 读懂情旨 2 读懂内容 4 描述意象、画面、意境 6 赏手法效果 5 析景情关系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南朝梁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东汉末年文人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不是一人一时所作,也不是有机构成的诗集。这19首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则是文人模仿民歌所作,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 1 知人论世 《新课程》学案P.227 萧统:梁昭明太子。 《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地位: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被刘勰《文心雕龙》誉为“五言之冠冕”。 清陈祚明《采菽堂诗话》:“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无名诗人 特点: 平浅直白的文字展深情 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郁积的痛苦 内容上,多表现夫妻、朋友之间的别离之情或士人的失意之感,感情深沉曲折,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中可以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逐渐没落的时代面貌。 1 知人论世 《新课程》学案P.227 为什么《古诗十九首》中这么多别离与失意呢? “逐臣弃友、思妇劳人、托境抒情、比物连类、亲疏厚薄、死生新故之感,质言之、寓言之、一唱而三叹之”(王康《古诗十九首绎后序》) 内容上,多表现夫妻、朋友之间的别离之情或士人的失意之感,感情深沉曲折,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从中可以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逐渐没落的时代面貌。 1 知人论世 《新课程》学案P.227 为什么《古诗十九首》中这么多别离与失意呢?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羁旅:长久在他乡作客。 行役: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2 读懂内容 涉江采芙蓉 作者:佚名(汉代)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课本P.140 《新课程》学案P.227 一读:字音、形、义 渡水 低湿之地 赠送 ? ? 表结果 wèi huán ?为什么用还顾不用环顾? 浩浩什么意思? 2 读懂内容 涉江采芙蓉 作者:佚名(汉代)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课本P.140 《新课程》学案P.227 一读:字音、形、义 渡水 低湿之地 赠送 ? ? 表结果 wèi huán 还顾:回头看 环顾:向四周看。 漫浩浩=漫漫浩浩 无边无际,形容时间的长度和空间的广度 1、此句言:在其眼前的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隔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回乡均难成行 2、时空的广大苍茫,反衬人的渺小无助,无能无力 2 读懂内容 涉江采芙蓉 作者:佚名(汉代)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课本P.140 《新课程》学案P.227 二读,读懂省略(主语),身临其境 渡水 低湿之地 赠送 ? ? 表结果 wèi huán 1、采芙蓉的是谁? 2、所思者是谁? 3、写诗者的身份是谁? 2 读懂内容 课本P.140 《新课程》学案P.227 二读,读懂省略(主语),身临其境 1、采芙蓉的是谁? 思妇 芙蓉,谐音双关:夫容 莲子:怜子 2、所思者是谁? 游子、征夫、劳人 2 读懂内容 课本P.140 《新课程》学案P.227 二读,读懂省略(主语),身临其境 3、写诗者的身份是谁? 1)思妇 妇采莲,思夫(实写) 夫在途,思妇(虚写) 妇感慨:同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