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28059

21《杨氏之子》第二课时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41436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杨氏之子,第二,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杨氏之子 第二课时 1.结合注释,理解古文内容。背诵课文。 2.体会精妙语言、人物形象特点。 读懂故事内涵。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风趣、应对语言的巧妙之处。 反复朗读,感受语言魅力,激发学习古文的兴趣。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回顾交流 内容检测 梁国 孔君平诣其父 是夫子家禽 栋梁 造诣 飞禽 字词回顾 读一读二人的对话。 人物回顾 孔君平,孩子父亲的朋友。 杨家九岁的儿子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内容回顾 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与孔君平机智对答的故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文意 感悟语言 交代人物:_____ 人物评价:_____ 文句作用:_____ 儿子 很,非常 同“慧”,聪明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总起全文 杨家九岁的儿子 非常聪明 理解内容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交代人物:_____ 他的,指孩子 把孩子叫了出来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孔君平 孔君平与杨氏一家关系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理解内容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杨氏子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wèi 理解内容 思考:1.端出来的水果只有杨梅吗? 2.为什么单独强调杨梅? 补充句子:(谁)为(款待)(谁)设果 为设果,果有杨梅。 句意:孩子为款待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1.孔君平是怎样故意逗孩子的? 2.由此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句子:指(什么)以示儿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孔君平看到杨梅,想到了孩子的姓,于是故意逗孩子说:“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 信手拈来的玩笑话,幽默有趣。 理解内容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您)家的鸟。 区别现代汉语“家禽”。 随着声音,指马上。 可以看出孩子思维敏捷。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孔雀 1.婉转对答,幽默,有礼貌; 2.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 杨梅又岂是我家的果。 理解内容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也在“姓”上做文章 采用了否定的方式 探讨总结 1 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 听了杨氏之子的话,孔君平会有怎样的反应?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出来。孩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逗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课文翻译 阅读拓展 积累知识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世说新语》 大意: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下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让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呢?”这个姓徐的孩子回答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 从中可以看出徐家孩子的聪慧和机智。 阅读拓展 师生归纳 课堂小结 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方法探究 1 多读,熟读成诵。 2 借助注释。 3 联系上下文。 4 查找工具书。 5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杨氏子,你真是一个 _____ 通过你的故事,我明白了_____ 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