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51955

中职语文语文版拓展模块第六单元 文言句式常识一九《 过秦论》(共61张PPT)

日期:2025-10-25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59682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PPT,61张, 过秦论,语文语,常识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推行郡县制,横征暴敛 大行封禅之典,大兴土木,营造阿房宫和陵墓 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缴获民间兵器,铸成12金人 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 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 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 秦王朝推行暴政 过秦论 贾 谊 解 题 《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知人论世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时以文才显名,20岁被汉文帝刘恒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参与政事,颇受器重。后因提议改革政治,遭权贵嫉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 作者简介 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自伤为傅无状”,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世称贾生,贾太傅,贾长沙。与屈原合称“屈贾”。贾谊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 贾 谊 毛泽东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贾谊的散文主要成就是政论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 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 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文化,显示出从骚体赋过渡到汉赋的端倪,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服鸟赋》最为著名。 《服鸟赋》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同时也流露出齐生死、等祸福的消极思想。 《吊屈原赋》是贾谊赴长沙途中经湘水时所作,在抒发对屈原不幸遭遇的同情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被刘勰称为“词清而理哀”(《文心雕龙·哀吊》) 其文章,即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 正音诵读 崤函 膏腴 合从 召滑 逡巡 鞭笞 隳名城 销锋镝 劲弩 瓮牖 氓隶 行伍 谪戍 万乘 作难 xiáo gāo yú zòng shào qūn xún chī huī dí jìng wèng yǒu méng háng zhé shù shèng nàn 本文出现的多音字 内立法度 度长絜大 合从缔交 赢粮景从 相与为一 为之谋 翟景 墨翟 翟景 景从 因利乘便 万乘之势 行伍之间 行军用兵 齐有孟尝 百有余年 度 翟 行 从 乘 为 有 景 zòng dù zhái wèi chéng shèng háng dí duó yǐng cóng jǐng xíng yǒu yòu wéi 文章思路 1、这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2、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攻”“守”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 “守之势”体现在第三、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按表达方式将全文分为两部分: ①记叙部分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前四段) ②议论部分指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后一段) 记叙部分:①兴起的过程(前三段) ②灭亡的过程(第四段) 壹 文本研读 我们先读第一自然段。 看看当时秦国为啥兴盛。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两手相合,形容毫不费力 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